《天阙记》 楔子 在某片不知名海域,数朵巨大黑云将此处笼罩的不见一丝光亮。 而在墨色的海中,却有人乘小船于海中横行,不将上空乌云里积攒的雷电置于眼中。 而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道雷电降下,两道雷电降下,数百道雷电齐齐降下……将这片海域照耀的犹如白昼一般…… 看似美丽无比的雷电景象,却凶险无比,凡人皆知雷电之威,极少有人敢与之抗衡。 小船于海中行驶,数百道雷电齐齐劈下,竟是一点损伤也没有,依旧向前行驶。 小船上站立着一个老者,他双手负于身后,眼观前方。额头下的两道白色粗眉,紧紧的向中间靠拢,竟似要并成一线一般…… 此刻这位老者很急,而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他要赶去救人。救得是他为数不多的一位老朋友…… 北固山,一座极富盛名的名山,它三面环水,只有一条道路,这条路是通往大明都城……燕城。 老者由极远之地赶到北固山,看着满地尸骸,叹了一口气道:一步慢,步步慢…… 随后,老者没有多想。转身向后而去,一步踏出,身影虚幻,再次踏出,便是百里之外…… 此次老者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叫做秦城的地方,一座颇有些历史的城池。秦城历经七百余年,前后共有二十余位主人。而这秦城当代主人,恰巧也姓秦,名淮海,掌秦城一十三载。 ………… ………… 如往日般戒备森严的秦府却在今日遭到数百位身着红色斗篷之人闯入。 秦府忠心护卫拼死将一约莫五六岁左右的孩童送出秦府,欲送往丰田大营。 奈何,在前往丰田大营的路上早有人在等着他们了。 有心人,算无心人,很容易成功。当然也并不是绝对会成功。因为只要有某些因素出现,就很难成功。而这因素换句话说就是一位厉害破局人…… 老者的出现,是那些有心人没有想到的。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而是他们情报资料中从来都没有老者的身影,既然连身影都没有,又如何谈算计。 当然破局人,之所以能担任破局人是因为他们往往都拥有对方难以想象的力量,或者是有主角光环……因为破局人不是谁想当相当就能……当的 既然破局人出现了,那么那些埋伏的人,自然便可以安心的留下了。虽然他们并不想留下,却无奈的……留下了。 ………… ………… 在某条不知名湖畔的某棵柳树下。坐着这么一老一少两个人。 场中一度很安静,只能看见风在吹柳枝,然后柳枝在随风摆动。听见有飞鹤从头顶飞过……如是……等等 你为什么没有哭?老者先开口问道。 哭有用?小孩回道。 老者带着复杂的眼神打量着眼前这个还很小很小的小孩子。说道:“你想过以后去哪吗?”。 小孩低着头,声音有些模糊的回道:没有。 跟我走吧,老者看着他说道。 嗯。小男孩嗯了一声后抬起头看向头顶的这片天,湛蓝的天空上,有数朵白云从远方飘来,将头顶这片天空装饰的更加美丽! 可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好的天气,却有雨水落在小男孩的脸上…… (未完待续) 第一章 初入天阙 任何再强大的人物在命运和历史的洪流中,都会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而任何再庞大的事物在无垠无际的大海中,也会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渺小归渺小,但它终究是存在的。只要存在,便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往往我们没有找到它存在的意义罢了…… ^^^^ ^^^^ 小船于海域上行驶,速度并不像来时那么快捷,它很缓慢的向前行进,似乎是在欣赏这沿途的风景一般。 不时的有那么两条鱼来到了小船四周,张大了它们认为能吞下整条小船的巨口,想将小船和船上的人一齐吞 这些鱼的想法没有错,做法也没有错,错得就是他们错误的估计了船上的人了。所以,它们失败了。而失败自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它们毫无意外的成为了一具具……鱼尸。 无论在哪个时代,世界的生存法则依旧是……弱肉强食。 小船依旧在海域上平稳的行驶,小孩躺在船上,进入了梦乡。 再广阔的海域也会有它的边际,当小船在某处岸边停船的时候,意味着他们的目的地已经到了。 下了船,看着四周密密丛丛的树木,抬头看着头顶直抵云端的山峰。 秦维跟随者易爷爷向前走去…… 在小船上的这些日子里,两人虽然很少说话,但是对方姓甚名谁,却还是知道的。老者姓易,全名不曾透露,只是让秦维管他叫易爷爷。而小孩子姓秦名维。 他们要去的是目的地则是前方一座被云雾笼罩的高山。而这座山很高很高。究竟有多高呢?半腰已直抵云端…… 山顶很高,上去很难。但是有易爷爷这种无异于神明的存在,上山却显得……那么简单。 什么是山顶,就是当你站在山顶时,你会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陡然而生…… 秦维看着不远处一块数丈高的大石块上,刻着几个字,入得我门,天下纵横…… 易爷爷,这字不错,但是这话更不错。本以为是一个绝好的马屁却没成想拍到了马腿上。 因为,这字和话都不是易老头的…… 易老头的脸色难免有些不好看说道:这是我大师兄弟子所书…… 四十年前,大师兄离山,我那师侄不知道哪根弦搭错了,想收徒,于是写了这八个字。丝毫不像师兄,那么低调。 当然不像啊!他又不是您大师兄的儿子……说完,秦维张了张嘴,眼珠转了一圈,似乎发现了什么。然后他闭上了嘴,低下了头。 易老头看着秦维极其无奈的摇了摇头,想着日后的某些事,顿时感觉头很痛。当然并不是真的头痛。至于为什么头痛,是因为他觉得秦维有些太过聪明了,太聪明的人通常活不了……太久。 山顶虽然不大,但是也并不小,方圆数十里余。 而这数十里地方却只有区区茅屋三间,当然这茅屋自然不会太小。一间茅屋住个数十人不是问题。 刚刚易老头说让他住这间,不明所以。当他走进屋内,看着这满屋的书籍。眼神之中带着炽热的光芒,小手颤抖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看着映入眼帘的五个字,天极宫之秘。 有些紧张的翻开第一页,天极宫于上古时创下……当秦维将这一本天极宫之秘看了数页后,将其放回原处,心中默默的骂了句“妈蛋”,之所以咒骂是因为他有些字,还……认识。 本来秦维自认为的绝学秘籍,却是一些记载秘闻的书籍,屁用没用,极为光火的躺在了屋内地板上。 在不远处的端坐于蒲团上的易老头,嘴角处露出了些笑意,显然秦维屋内发生的一切,他都知道。 当然在知道秦维一举一动的同时,他也看到一个道人上了山。 道人上山,走得很快。比之当日易老头在前往秦城时之速度,也不见得慢多少。 眨眼间,易老头对面便站着了一个人。 这个人当然是上山的道人,他极为的有礼的向易老头,行了一个作揖礼后,便一掀道袍坐了下来。 师叔……道人恭敬的说道。 嗯。我此次下山,带了一个孩子回来。我打算收为弟子亲自教导。 是那个孩子吗?说话的时候,眼神向另一间屋内望去。 易老头没有说话,当然谁都知道是那个孩子了。 恭喜师叔,觅得良徒。我们几个师兄弟也多了一位小师弟。 藏经阁的钥匙这些年一直由你保管,我需要一把,易老头说道。 道人笑着回道:“明白”,随后便飘然下了山顶。 翌日,天还未得大亮,鸡还未打鸣。 易老头带着还在迷糊之间的秦维下了山顶,来到了一座极为宏大雄伟宫殿前,秦维看着眼前的宫殿。问道:这是哪? 易老头说道:本门两大禁地之一,悟道殿。 那还有一个禁地呢?秦维有些好奇的问道。 山顶,易老头简短的回道。 今天我们来这里是做什么? 拜师。 我拜谁? 拜我。 哦。 悟道殿,乃为供奉历任天阙宫祖师画像之地。也是行拜师大礼之处。 当然也不是所有弟子都有这个资格能在祖师爷面前进行拜师大礼的。 而秦维之所以能在此行拜师大礼,不用说都知道是因为……易老头。 拜师大礼与一般的拜师礼,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要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观礼的人的不同。 观礼的人大约有二十余位,其中有那么几位,都是身着深蓝色道袍之人,比之其余十余位要显得更加显眼一些。 在往后的日子里,秦维也渐渐的知道今天观礼的这些人都是谁。尤其是那几位身着深蓝色道袍之人,都是当今世上极为罕见的炼虚境强者。 当然这几位厉害的强者,他以后也只需要称呼一声:师兄便可。 除了这几个人外,那些虽然年纪大于秦维,修为也高于秦维的,见了秦维都要尊称一声:小师叔。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秦维发现他名字已经很少用了。一般用的最多的都是,小师叔,小师叔公了…… ^^^^^^ ^^^^^^ 数日后,天阙宫两大禁地之一的山顶,书屋内,易老头与秦维对坐。 今日师傅有事要与你说。 说吧,师傅。 你需要改一个名字。 为什么要改? 因为,有人想知道你在不在这里! 那我改什么名字好呢? 额,这个要想想。有了,万丈高楼平地起,而如今你就是一小的不能再小的小楼了。我姓易。 你就叫易小楼好了。 易小楼?那我以后长大了,叫易高楼? 易老头想了一会,缓缓说道:小改为晓,左为日,右为尧,而这尧又为数千年前的一位圣人境界至尊强者。 从此以后,你便叫……易晓楼。 ^^^^^^ ^^^^^^ 又是某日,山顶的书屋内,易老头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授徒讲课。 这要说修行,就不得不提,这当今各大圣地。 那都有哪几大圣地呀?易晓楼揉了揉有些干涩的眼睛问道。 这纵观历史的长河中,这圣地最多时共有十数余,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圣地也渐渐的消逝了。 到了当代,能被称之为圣地也就只剩下四个。 一为极南之地千尺崖上的魔宗,一为极西之地的佛门清净寺,一为极北之地的紫薇谷,还有就是本门天阙宫。 而至于这些门派的强者,这书屋里都有记载,你自己看吧! 随后易老头,又极不负责任是丢下一本书籍,便一甩衣袖向屋外走去。临走前说了句:这书是本门基础,你好好看吧。 拿着手中的书籍,看着上面书写着,天阙经(一)。难道还有二?易晓楼,问了句!但是却没有人回答他。 ^^^^^^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冬去春来,一位身着单薄青色衣衫的十岁左右少年,正在读一本关于世间一武道强者的介绍时。 有身影映在了书面上,他有些疑惑,因为这里是山顶,很少有人上山,就算是他那几位强者师兄,也极少上山。 所以他抬起头,出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个衣着杂乱无比的中年男人时,他有些紧张。 因为他不知道这个男人是怎么上的山顶,但是他却知道,能避过前山数位师兄的耳目。此人一定很不 而不着声息避过前山,来到山顶,一定有所欲为。 此刻他有些害怕,但也仅是害怕而已。因为这里是山顶,师傅就在不远处。 青衫少年微微低头问道:先生由何而来? 而就在说话的同时,青衫少年陡然拔出身旁的青钢剑,由下而上,一剑挥出。中年男人当然毫无意外的……没有受伤。 中年男人之所以没有受伤,是因为在少年拔剑挥出那一刻,便向后倒退了三步,但是就是这三步,少年的剑便再无法前进一步。 而中年男人,之所以不接少年的剑,当然不是不敢接,而是认为少年还远远没有达到他要接剑的地步。 不过对于少年敢于对其出剑,脸上露出了令人不可琢磨的笑容,至于为什么笑,也许只有中年男人自己知道吧。 (未完待续) 第二章 为 何 而 忍 天阙宫的峰顶,方圆数十里,除却三间草屋外,还有一些随风摆动的红花绿草和葱葱茏茏的树木,由远处观望这里你会觉得这里很美。 不过再美好的事物,看得久了也会感到厌烦,而人类就是这样奇特的物种。 不远处的书屋内,中年男人和拔剑少年还在对视,一个女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视。 三叔,我饿了……你说的吃的呢? 屋内的两人都听到了这声音,少年明白这道声音要找的便是眼前的中年男人,中年男人无奈的耸了耸肩。 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玩……中年男人极为快速的说完后,便向屋外走去。 当他走出去屋外的一瞬,一道长剑隔空而来,中年男人看着这隔空一剑,不由皱眉。 他知道剑的主人是谁,所以他需要郑重对待。 他伸出右手,食指中指并为一道,化指为剑,指于隔空而来的长剑。 随后场中又响起一道在暴走边缘的声音:他吗的,我的刀呢? 就在这道声音说完后,剑身陡然明亮了数分。而此刻又有数位身着深蓝色道袍之人,他们站在不远处看着这场比试。 就静静的看着,没有人想要做些什么!不过一个个脸上都带着似笑非笑之容,丝毫不将中年男人当作来敌。 中年男人看着来的那几位道人说道:“你们真贱”。 数位道人,相互间望了望,笑着拱手说道:“向师兄学习”。 中年男人似乎想早点结束这场比试,不是因为那几个道人的嘲笑,而是因为他看见不远处一个小女孩有些想哭了。 长剑的主人,似乎感觉到了中年男人的想法,剑身随即暗淡了下来,被召了回去。 随后屋内走出,一老人,这老人自然不是别人正在易晓楼的师傅,易老头。 中年男人,姓庄,名景泰。数十年前,突破桎梏,从此名列五圣之一。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天阙宫当代护宫长老。 看见易老头出来,恭敬的叫了声师叔。 我的刀呢?易老头先前出剑时便问过,此刻又问了一遍。 虽然身为强者中的强者,但是脸皮也不可能真的厚到比城墙还厚啊…… 咳嗽了两声说道:师叔,这刀,咱们容后再说,容后再说啊…… 三叔……我真的饿呀! 那道先前便响过的女声,再次在场中响起。 ^^^^^^ ^^^^^^ 依旧是峰顶,书屋内,易晓楼依旧在读书。不同的是,他身旁不远处,多了一个正在午睡的小女孩。 而在峰顶的另外一间屋内,庄景泰看着不远处的易晓楼说道:“秦师叔死了,这孩子不错”。 秦师叔死了,和这孩子不错,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两句话,但是屋内的两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孩子,看似平静,却不一定是真的平静。 你是说他在隐藏? 谁知道呢? 那我那把刀呢? 师叔一把年纪了,生气不好。 说 说什么 刀 刀……被一头狗熊给弄断了,然后狗熊死了。 赔 没得赔。 你大爷。 ^^^^^^ ^^^^^^ 师叔喝茶。 这是水。 师叔喝水。 这是我的水。 都是宫里的水,不分你我……不分你我。 那女娃看着长得挺不错的,是你的? 师叔又在说笑了,她是我那兄长的,大嫂死了之后,留下几个孩子,而我那兄长又娶了一个媳妇。我看这孩子在那家里过得不好,就把她带了出来。 你想做什么? 那师叔又想做什么? 易老头沉思了一会后,说道:我想让他好好的活着就行。 师叔虽是好心,但是我看那孩子未必能如你所愿。 我终有一天会离去,你也会离去。 随后,两人又在这屋里说了一些话。 ^^^^^^^ ^^^^^^^ 数月后 明帝国的某条官道上,有这么一辆马车,马车上有三个人。一个驾马车不修边幅的中年男人,还有一个手上捧着一本书的小少年,还有一个长得很可爱的小女孩。 中年男人自然便是庄景泰,而那个小女孩叫庄舒婷,而那个小少年自然是……易晓楼。 他们此次下山是庄景泰的提议,易老头没有反对。 于是,庄景泰带着易晓楼和庄舒婷便下了山。 下山之前,庄景泰还特意嘱咐二人,要管他叫大伯。这样在外行走,方便一些,不容易引起别人怀疑。 车篷里,易晓楼依旧在读书,只要有时间他就读书,他这次下山,特地于书屋内取了不少的书。 你怎么不说话? 易晓楼看着对面这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放下了手中的书,说道:说什么? 随便说些……比如你喜欢吃什么? 易晓楼极为简短的回道:“我吃什么都行”。说完话后,翻开刚刚闭合的书籍继续阅读。 庄舒婷撇了撇嘴,眼神之中有些怒气,随后……便一脚向易晓楼踢去,而在看书的易晓楼,轻易的闪了过去。 马车外的庄景泰,听见后方两个人的对话笑了笑。随后,眉头皱了一下,低声自语道:迷踪幻影。 庄景泰所说的迷踪幻影乃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一门绝学一直为天阙宫所藏,迷踪幻影最高境界可以幻化出数道人影,此人影与真人无异,令敌难以分清真身。 而刚刚易晓楼躲开庄舒婷的那一脚,便是出自迷踪幻影其中的某一篇。 当然,迷踪幻影如果那么容易炼成,也不能被称之为绝学了。 让你看书,让你看书……庄舒婷生气的将易晓楼的书一把抢过,说道:不许看,陪我聊天。 易晓楼对此摇了摇头。 忽然马车的速度降了下来。 易晓楼将门帘掀起,探出脑袋看着不远处的,城墙上的淮安两个字,放下了门帘。 马车在城门处,接受过检查后,便向城内继续前行。 而坐于马车内的易晓楼,掀开一旁的布帘,想看看四周是怎样的,毕竟也还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对事物都有好奇心。 于是他看到了一个,年纪很大身上衣袄破烂的老人带着一个手上拿着一个小红球的小女孩在街上行乞。 这样的事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不过他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 随后他看见一个中年光头汉子,露出半边臂膀,穿衣也很单薄,身后背着一把短刀。而这光头汉子似乎是发现了易晓楼在看他,他瞪了易晓楼一眼。 而易晓楼则微微笑了笑,随后拉上门帘。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寒冬的原因,天总是那么容易就黑了。 于是一行三人进了一间客栈,刚一进门,掌柜的便热情的向庄景泰问道:三位是要住店吧? 先来一间客房,然后上个炉子。 明白,您先坐,喝点茶,炉子马上就好。 庄景泰找了一张离门有些远的桌子坐了下来,没多时便有数人来到这间客栈,刚进门便嚷嚷着他们要将这间店给包下来。 易晓楼看着不远处的那几个衣着白色锦袍的男男女女,他非常担心对方真的要包下这间店,他更担心店主人脑袋一热也就真的答应了。那样的话他不能保证师兄会不会忍不住出手,而那样的话,这些人活下来应该不是问题,只不过会断手断脚就不可而知。 还好的就是,那些人没有真的包下这间店。易晓楼打量着离他们不远处的那张桌子,他们一共有五人,都手持同样制式的长剑,相同的衣着。 当易晓楼他们所要的炉子端上来时,不远处坐着的五个人,对方一人站起身朝着他们方向走了过来。说了句:识相点,你们的炉子我要了。 随后向老板说道:端走。 老板抱歉的说道:都是惹不起的主,你们的炉子再等一会。 大伯,为什么要忍?庄舒婷极度不高兴的问道。 庄景泰淡淡的说道:不是我要忍,而是你们要忍。当你们有能力时,对方自然不敢如此嚣张。 当他们三人再次在等炉子的时候,易晓楼先前见过的那个带着小女孩行乞的老人出现在了店里。当伙计要赶他们出去的时候,老人手指哆哆嗦嗦的掏出了一些碎银子说道:住一晚,再拿些吃的。 老人带着小女孩在易晓楼旁边的一张桌子坐了下来,随后老人倒了一杯热茶,放于女孩身前。小女孩没有喝茶,一直在玩手中的小红球。 就在这个时候,易晓楼知道今天觉得这位老人的古怪在哪里了!老人的手非常的干净,干净得不像是一个乞讨之人。 而老人随行的小女孩与易晓楼相视了一眼后,对着身旁的老人低声说道:他是个死人。 小女孩的声音很低,如果不是附耳倾听,可以说是完全听不见。 不过庄景泰却听见了,他没有将小女孩的话语告诉易晓楼,只不过这个时候他看小女孩的眼神有些怪。 等了一会,三人的炉子再次被端了上来,三人开始动筷。 却在这时,小女孩红球却突然由手中滚落,一直滚落到易晓楼脚前。易晓楼捡起不是很大的小红球,送到了小女孩的手上。 小女孩拿着手上小红球,眼神有些复杂,随后转身离开。 易晓楼则回到座位上,准备动筷。却看见,今天见过的那个光头汉子走了进来。 而此刻易晓楼的心中很是一番感慨,怎么见谁,谁就来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