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品牌由来 索尼公司(tyo: 6758, nyse: sne)原名“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在逐渐迈入国际化时,盛田昭夫感觉公司全名实在过于冗长,有碍国际化,于是希望能想出能够像ibm那样好记又是国际化的名称。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翻遍了英文字典,最后决定用拉丁文的“souns”(声音)、英文的“sunney”(可爱的孩子)组合成“sonny”意指以声音起家的可爱顽皮孩子。但“sonny”在日文词汇里的发音是不吉祥的词汇,最后决定去掉其中一个字母“n”“sonny”变成了“sony”一个日式的英文名字。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在说服反对的董事后于1958年1月正式更名sony,索尼这个新名称念出来完全感觉不出是日本的公司,令人以为是自己国家又亲切的感觉,使索尼成功打入美国及海外市场。至今天为止,仍然有较少接触消费性电子的人误以为索尼是美国品牌。 2009年4月1日起,依据“sony全球品牌规范”定调全球统一中文名称为“索尼”以更接近“sony”的发音,原先采用“新力”为译名的地区,已经由“新力”更名为“索尼”令公司的品牌管理更趋完善。 品牌价值 进入21世纪,索尼(sony)品牌在电子业务上呈现弱势。依据2005年美国interbrand公布“2005品牌价值排行”中“sony”价值105亿美元,比2004年的131。5亿美元衰退了14%,由 20名滑落到28名。而福布斯在2005年2月28日公布的“2005全球2000大企业排行”中,索尼排名由2004年的82名滑落至第123名。 但索尼过去所创造出神话般的辉煌历史,仍然没有因为消费性电子业务低迷而失去消费者的青睐,在2005年08月31日,asian integrated media委托国际调查机构syn-ovate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2005亚洲1000名最佳品牌”中,索尼第2年蝉联第一品牌。在harris interactive于2006年7月12日所发布的调查中显示,索尼第7年蝉联美国第一最佳知名品牌,而sony也是华人地区的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心中最具代表性的理想品牌。2010年亚洲品牌500强,索尼位列第一。 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11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名单)中,索尼(sony)以83,844。7百万美元的营业收入(利润为:-3,030。8百万美元)位列排行榜第73名。2010年索尼位列第69。 发展历史 <h3>东通工时代</h3>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都东京成为一片废墟。井深大在东京日本桥地区的百货公司仓库成立“东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请之下加入共同经营,公司并获得盛田酒业19万日元资金,于1946年正式成立“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并迁址到现在的品川区御殿山。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书”(日文原文:设立趣意书)当中期望“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期待成为“工程师的乐园” 成立初期经营无法稳定成长,直到10年后的1956年发展当时不被看好的晶体管技术,开发出世界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一举成功,公司营运终于渐入佳境。<h3>特丽珑技术</h3>  1950年代,索尼的黑白电视虽然大卖,但其技术竞争力却毫无优势,其后所制造的彩色电视量产良率上的品质亦不甚理想,导致巨额亏损甚至公司已到达倒闭的边缘。1967年,索尼发表了由井深大亲自加入开发特丽珑(trinitron)映像管技术,这项技术使得索尼电视在全球热卖,盛田昭夫自日本开发银行借得巨额开发债务也在3年内还清。<h3>影像纪录竞争与betamax的落败</h3>  1970年,索尼与jvc、松下共同发表了u-matic磁带录影系统,正式为日后的录像带规格竞争揭开序幕,1975年4月16日,索尼发表了全球第一台针对民生用市场betamax规格的sl-300,并一举让索尼成为全球的消费性电子影像大厂。 而日本jvc在1976年9月推出了vhs规格,而松下幸之助也决定加入了vhs阵营。在betamax与vhs影像纪录竞争中,由于vhs针对betamax最大的弱点(录影时间只有1小时)作改良,以及betamax在索尼不愿意开放规格授权的情况下,vhs以betamax三倍的速度迅速扩张市场。 索尼坚持以betamax对抗由全世界公开规格的vhs联盟,最后长达14年的规格主导之争终于在1988年索尼毅然加入vhs阵营,betamax全面退出市场而结束。单从技术上来看,beta格式远远的强于vhs格式,但是松下通过灵活的授权运作获得了众多厂家的支持,因而统领了民用市场。betamax格式凭借技术优势进入了专业领域,成为专业广播级视频领域的主导标准,如今的众多广播级视频标准都是基于这一起点的。<h3>风靡全球的随身听:walkman</h3>  1979年3月,在井深大的要求下,音响部门把记者用的小型录音机“新闻人”(pressman)修改成体积更小的录音机,在得到许多人赞美良好的音质评价后,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索尼在1979年7月开始,推出了walkman(随身听),盛田昭夫将walkman定位在青少年市场,并且强调年轻活力与时尚,并创造了耳机文化,1980年2月开始在全世界开始做销售,并在1980年11月开始全球统一使用“walkman”这个不标准的日式英文为品牌,直到1998年为止“walkman”已经在全球销售突破2亿5000万台。盛田昭夫在1992年10月受封英国爵士,英国媒体的标题是:起身,索尼随身听爵士。<h3>收购哥伦比亚电影</h3>  索尼在betamax与vhs影像纪录竞争中惨败后,盛田昭夫认为有必要将最高档的硬件与最先端的内容结合,才能掌握市场。1989年9月25日,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日本索尼陆续并购了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影与音乐部门,使它成为spe(索尼影视娱乐,sony picture entertainment)的旗下子公司。 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日本经济大幅成长,奠定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而美国的经济却是走下坡般萎靡不振;日本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败给美国,许多日本企业为了民族自尊心,疯狂的并购了美国的企业,而众家美国公司却无力反击。其中以三菱(mitsubishi)买下纽约的地标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以及索尼以60亿美元天价买下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创下了当时日本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案,被美国人视为日本人入侵美国。 但是,这一日本历史上金额最高的收购案也使索尼一度成为日本历史上亏损额度最高的企业。1980年代末期,日本开始爆发了泡沫经济危机,而索尼电影事业群也因为票房不佳,从此惨赔数年,成为当时索尼获利的主要障碍。直到1997年,霍华德斯金格主导改革,逐渐获利,并于2004年11月并购了历史悠久的米高梅电影公司。<h3>空前成功的playstation</h3>  由于任天堂公司所出品的红白任天堂主机的成功,促使索尼在1988年宣布与任天堂合作,共同开发超级任天堂用cd-rom主机。1992年5月在任天堂的背叛之下合作破局,久多良木健向当时最高经营决策者大贺典雄全力争取开发新一代游戏机计划,大贺典雄在众多的反对声浪中,强力为久多良木健的游戏机开发计划背书,1993年开始,索尼旗下的“日本索尼音乐”成立索尼电脑娱乐(sce),并计划代号“ps-x”开发新一代的cd-rom游戏主机,全力对抗任天堂所主导的游戏市场。 1994年12月3日,sce推出了playstation(ps),2000年3月4日推出playstation 2(ps2),2004年12月12日,推出playstation portable(psp),2006年11月11日推出playstation 3(ps3),2011年12月17日推出playstation vita(psvita)。截至2012年3月31日止,playstation系列电视游戏机销售量超过4亿2300万台,其中ps为1亿425万台,ps2为1亿5580万台,psp为7630万台,ps3为6485万台,playstation成为继walkman后,全球最为成功的产品。<h3>数码、梦想、小孩</h3>  在大贺典雄的钦定下,跃过十四位资深董监事与资深元老,索尼1995年3月22日宣布由默默无闻的出井伸之出任社长,激起媒体记者一片“出井是谁?”的疑问,1995年4月1日上任,也开启了10年的出井伸之数位梦想时代。自1995年担任以来,在公司的内部改革中,出井伸之引进美国董事会的模式,将原内部董事会的成员大幅削减,并提高外部董事。 在公司的定位与经营理念中,提出了“数位、梦想、小孩”、“do you dream in sony”、“无所不在的价值网络”等对索尼新的愿景,出井伸之认为索尼卖的是个人体验,我们存在的理由是创造人们的欲望,提供一种梦想。 他的结论是:索尼卖的是个人体验,电影、vaio、playstation、walkman等等。它们不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我们存在的理由是创造人们的欲望,进入他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梦想,为了达到这目地,我们得保持充满好奇和欢乐的赤子之心,给予人们一种像孩子般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如果不发展出一个崭新的业务模式,索尼将沦为网络操作者零部件供应商。新的索尼产品就应是娱乐、电子和情感的融合。” 以电子、游戏、娱乐、金融四大领域,带进数位化、网络化。1996年后索尼陆续推出了cybershot数码相机、vaio笔记型电脑、clie pda(个人数位助理)等数位化的产品,并在市场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在原本收益极差的电影事业群,找来了媒体人霍华德斯金格,在其改革下营运逐渐好转,而后推出蜘蛛侠、卧虎藏龙等热门影片,娱乐事业群成为索尼的重要获利来源。在2001年4月公布的2000年财报,索尼靠著playstation 2的热卖,使它获得成立以来的最高获利25亿美元。<h3>陨石墬落般的危机:索尼震撼</h3>  playstation游戏机打败了劲敌任天堂、逼走了sega(世嘉)、数码相机领先传统相机品牌、影像接收芯片独占市场、vaio系列个人电脑热卖。但自2001全球经济衰退、网络泡沫化;1994年发表至今playstation开发后已经有10年未再发表独创性的产品;本身在电子领域中因为walkman不支持mp3格式造成苹果电脑的ipod数位随身听在全球热卖,取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拥有自傲特丽珑(trinitron)技术的wega独自开发高清影像技术而错估液晶电视的发展,使得拥有液晶技术的夏普(sharp)、三星(samsung)取得电视影像的领导地位一连串的决策错误以及电子产品价格不断压缩等因素,使得索尼在2000年得到的空前成功,到了2002年却严重受挫至今。 2003年4月,索尼公布2002年财政年度报表,公司巨额亏损的消息披露后,索尼危机开始浮现台面,引发了索尼震撼(sony shock),索尼股票连续2天跌停25%,并诱发日本股市的高科技股纷纷跳水,带动日经指数大幅下跌,震撼了日本股市,高科技公司的股票纷纷遭到抛售。出井伸之遭受批判作梦做太久、不务正业声音也不断出现,从过去被评选为最成功的ceo沦落成最差劲的ceo。2003年12月出井伸之说明网络就像陨石坠落一样,恐龙因此惨遭灭绝,现在的索尼正有如此的危机存在。当月也发布了期望三年内电子部门盈余可以达到10%的“转型60”改革计划。<h3>59年来的高层异动大震撼</h3>  日本索尼董事会2005年3月7日让外界震撼地任命美国索尼负责人霍华德斯金格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并于2005年6月22日正式经由股东大会通过最终投票,成为索尼史上第一位外籍领导人,而备受瞩目的playstation开发者——久多良木健不但意外出局,同时也与出井伸之、安腾国威退出董事会,也意味著索尼的出井伸之时代结束。 霍华德斯金格爵士出生在英国的威尔士,曾任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新闻记者,他在负责索尼索尼美国公司营运任内,成功重振电影与音乐事业部门,他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协调旗下各自为政的部门,改革僵化的传统管理制度,并且改善无法获利的电子部门。由大贺典雄钦定的出井伸之,原本计划要在2006年索尼60周年时退休,却因为无法挽救索尼的财务状况而提前退出,而“转型60”计划也似乎宣告无法完成。对于索尼这家日本企业,任命外国人出任董事长,是该公司前所未有的巨变。<h3>中期企业策略与娱乐未来</h3>  2005年9月22日,在霍华德斯金格以及中钵良治的主导下,索尼公布了代号“日本计划”(project nippon)的“中期企业策略(2005-2007会计年度)振兴电子事业 强化集团表现”改革政策,2007年度底预定裁减日本国内4千、国外6千名员工,共将裁员1万人,产品种类也将减少20%,制造工厂拟关闭11家,从65家减少到54家,在整体的财政评估调整之后,期望在2007年度末减少2千亿日圆(约17亿8千600万美元)成本,营业额约可达8兆日圆。 电子、游戏、娱乐产业被索尼列为重点产业,电玩方面,索尼拟于2006年中旬推出“ps3”同时强化自行开发的电玩软件;娱乐方面,将追求电影事业的稳定成长,以及扩大网络下载音乐事业等等;电子方面,将取消以往公司林立、各自为政的经营方式,加强各单位在商品和产销战略上的横向合作,改由社长兼电子产业执行长的中钵良治,来统筹指挥整个电子家电事业。 qrio机器人、aibo机器狗和豪华品牌qualia三个项目将会被冻结,成为索尼结构改革中的第一批牺牲品;舍弃wega品牌而在全球推出bravia电视品牌全力抢占液晶电视市场;并调整目前以北美、欧洲、日本、其他地区四区规划,调整为北美、欧洲和东亚区,新确定东亚区域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与日本市场。这项业务调整,首度将东亚市场放在与北美和欧洲同样重要地位,全面进军中国这个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在2006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索尼公司公布娱乐业务的未来发展相关的战略:重点发展四大支柱业务,即高清领域、数位影院、游戏和电子娱乐,以强化其作为一家全方位娱乐服务公司的地位。 2006年10月1日起, 索尼集团将调整电子业务负责人以加强中长期发展策略,进一步支持核心业务,并重点加强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领域。研发和所有新业务职能将会集中在索尼总部,直接由中钵良治领导。 2008年索尼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12。 重要产品或技术的发布 1950年7月,发布日本第一台g型收音机 1955年8月,发布世界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tr55 1960年5月,发布世界第一台半导体电视–tv8-301 1965年8月,发布世界第一台家用录影机 cv-2000 1968年4月,发布革命性的特丽(trinitron)电视影像技术 1968年10月,发布世界第一台搭载特丽(trinitron)电视影像技术彩色电视:kv-1310 1975年5月,发布世界第一台betamax录影机 1978年,发展革命性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感光元件技术 1979年7月,发布革命性的walkman世界第一台随身听产品:tps-l2 1983年,联合荷兰飞利浦共同发布激光唱盘(cd),并主导74分钟标准 1983年,制定3。5英寸软碟(1。44mb磁盘) 1986年6月,发布32位元电脑:msx 1988年,发布hi-8摄影机 1992年11月,推出md(mini disc)音乐技术 1994年12月,发布playstation次世代游戏机 1996年12月,发布首款数码相机:cybershot dsc-f1 1997年7月,发布新世代电脑:vaio影音整合系统 1997年7月,发布wega全平面电视 1999年,推出aibo机器狗技术 1999年,发布me摸ry stick 记忆卡 2000年3月,发布playstation 2次世代游戏机 索尼公司产品 2002年2月,发表新一代dvd光盘存储格式蓝光光盘标准 2003年6月,推出qualia高阶品牌系列 2003年12月,推出qrio机器人技术 2004年12月,发布采用umd储存媒体的playstation portable次世代掌上型游戏机。 2005年1月,联合ibm、东芝(toshiba)共同发表时脉4ghz起跳的cell-微处理器 2005年5月16日,美国e3展发表搭载cell处理器的playstation 3次世代游戏机 2005年7月19日,发表与konica minolta(柯尼卡美能达)合作,加入数码单反相机市场,以因应消费型数码相机的饱和。 2005年8月25日,联合ibm、东芝(toshiba)公开cell-微处理器详细制程 2005年9月13日,9月开始陆续在全球发表bravia新一代液晶电视 2005年9月30日,联合sandisk发表me摸ry stick micro(m2)记忆卡 2006年2月21日,发表全球最小支援高画质1080i hdv-hc3 2006年4月10日,再度联合与韩国三星电子合作投产第八代s-lcd液晶面板厂 2006年4月20日,全新发表数码单反相机品牌 a(alpha) 2006年11月,搭载cell处理器与次世代blu-ray蓝光技术的playstation 3正式在日本、美国、台湾、香港上市。 2006年11月2日,与韩国三星电子合作投产的第八代s-lcd液晶面板厂正式动工,预计在2007年秋季正式投入产能。 2006年11月11日,playstation 3次世代游戏机正式在日本上市,十万台主机瞬间销售一空。 2006年,与瑞典爱立信宣布将扩大合作,除了持续原先的手机设计和制造业务,双方将联手开发行动与宽带电视应用的软件。 2006年1月19日索尼和柯美两家公司就索尼收购柯美相机业务联合发布公告,收购协议正式决定将柯美数码单反相机相关的部分资产转移给索尼公司,同时柯美将相机和相关产品的顾客服务委托给索尼,协议从即日起生效。 2011年1月,发布采用四核、双摇杆、前后触摸屏的playstation vita第二代掌上型游戏机。 2011年10月27日,索尼宣布10亿5000万欧元的收购50%股份,全资控股,宣布从2012年中开始停用“sony ericsson”品牌,今后手机统一打上“sony”的logo。 索尼大事记 <h3>国际发展</h3>  1945年10月,井深大在东京日本桥地区成立东京通信研究所,初期员工7人 1946年5月,盛田昭夫加入,公司改组为东京通信工业公司,资本额19万日币 1947年2月,迁移至现址品川区御殿山 1955年8月,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58年1月,因应国际化脚步,公司名称更名为索尼 1959年,大贺典雄正式加入索尼 1960年2月,成立美国分公司 1960年12月,成立瑞士分公司 1960年,出井伸之加入索尼 1961年,盛田昭夫成立sony design center,由年轻的大贺典雄主持 1961年6月,在美国发行adr 1962年12月,成立香港分公司 1966年,荷兰phillips签署免费交叉授权协议 1966年,成立sony plaza生活商店 1968年3月,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合资成立cbs/sony音乐公司 1968年5月,成立英国分公司 1969年,安藤国威加入sony 1970年6月,成立德国分公司 1970年9月,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73年2月,成立法国分公司 1975年5月,全面发展betamax 1979年8月,与美国保诚人寿保险公司合资各50%成立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82年,主导ccd技术开发者-岩间和夫逝世 1986年11月,于德国成立sony euro 欧洲区总部 1988年1月,并购美国cbs唱片部门,cbs / sony更名为sony music 1988年1月,发布与任天堂合作,开发共同开发sfc|超级任天堂 用 cd 主机。 1988年12月,放弃betamax录像带规格加入了vhs规格结束了长达14年的录像带规格战 1989年11月,并购美国哥伦比亚三星制片电影公司,进军好莱钨市场 1991年4月,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成100%控股,更名sony life insurance(生命保险) 1992年 5月,与任天堂合作破局 1993年11月,成立sce-索尼电脑娱乐进军家庭娱乐游戏市场 1995年4月,发布由大贺典雄指定出井伸之接任社长 1995年5月,发布(数位、梦想、小孩)标语 1995年11月,成立scn-索尼通讯网络进军因特网内容服务市场 1996年10月,成立中国分公司 1997年3月,霍华德斯金格加入sony 1997年12月,创办人井深大逝世,享年89岁 1998年,发布全球形象口号 1999年10月,创办人盛田昭夫逝世,享年78岁 2000年4月,发布财报,集团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创立以来达到最高峰 2000年6月,出井伸之接任董事长兼执行长ceo、安藤国威接任社长 2001年4月,成立sony bank 2001年4月,成立sony emcs corporation(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and customer service) 2001年10月,与瑞典索尼爱立信行动通讯公司 2001年11月,大贺典雄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会场中,突发性脑溢血倒在指挥台上 2002年10月,并购爱华,成为旗下品牌之一 2002年11月,提出“无所不在的价值网络”为消费者建立sony a波ut you观点 2003年4月,财报发布季损10亿美元巨额亏损,引发sony shock(索尼震撼),股价2天重挫25%,日本股市受到波及 2003年12月,发布“transformation 60”(tr60、转型60)改革计划 2003年12月,发布qrio机器人为sony亲善大使 2004年4月,成立sony 损保保险业务 2004年4月,成立sony financial holdings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银行、保险、人寿,三大金融业务 2004年4月,与韩国三星电子共同合资成立s-lcd corporation 2004年5月,成立sony connect在线音乐服务 2004年8月,旗下sony music(索尼唱片)与全球第5大唱片公司bmg music(博德曼唱片)合并,成立索尼博德曼 2004年12月,旗下索尼影视娱乐并购米高梅电影公司,跃身全球第一大电影公司 2004年12月,发布与韩国三星电子达成授权技术共同分享协议 2005年3月,发布经营权重大变革,创立59年以来,首位外籍霍华德斯金格接任董事长兼执行长ceo、中钵良治接任社长 2005年4月,发布以美金3亿500万美元,赞助fifa国际足球联盟 2005年6月22日,霍华德斯金格正式接任董事长兼执行长ceo 2005年8月23日,前总裁安藤国威获颁台湾行政院的二等功勋勋章,表扬他在总裁任内对台湾的友好与经济贡献 2005年9月22日,发布代号“日本计划”(project nippon)的改革计划 2006年1月1日,赞助台湾台北101大楼跨年倒数活动,登上全球最高大楼创举 2006年1月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消费性电子展(ces)发布以发展四大娱乐领域业务重点的(entertaining the future)计划 2006年1月19日,发布自2006年4月1日起全面接管konica minolta影像事业部门 2011年8月30日由索尼(sony)、爱立信(ericsson)合资的索尼爱立信正式解体并由索尼收购全部股份 2012年4月1日,平井一夫正式担任索尼代表公司执行官,ceo兼总裁,霍华德斯金格担任索尼公司董事长,代表公司执行官,董事会成员<h3>东亚地区</h3>  1967年 台湾声宝(sampo)电器公司所代理,成立台湾索尼股份有限公司(sony industries taiwan co。, limited) 2000年4月 日本sony总部收回代理权,并重新改组成立台湾索尼国际为sony在台湾的法人代表,声宝退出经营权,整合所有sony在台湾的关系企业资源,并将消费性电子部门独立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4月 索尼于台北市西门町徒步区设立sony digital square第一间直营店。 2001年4月 日本so-net在台湾设立台湾索尼通讯网络(so-net taiwan)。 2002年1月 香港索尼电脑娱乐发布ps2在台湾销售 2002年12月 索尼发布与台湾索尼通讯网络合作设立dreamix直营店 2002年12月 索尼发布clié在台湾销售 2003年4月 索尼发布vaio在台湾销售 2004年4月7日 索尼在台北101设立 sony style taipei 第二间直营店。 2004年4月 举行首次“sonyfair 04影音嘉年华” 2004年6月 台湾索尼通讯网络发布在adsl用户量成长,成为台湾第三大网络服务供应商 2004年7月 美国soe与gamania合资,在台湾设立soe台湾办事处。 2004年10月 台湾索尼通讯网络发布dreamix直营体系更名so-net plaza转型复合式概念店 2004年12月 索尼发布由艺人金城武代言台湾区vaio全系列笔记型电脑 2005年4月 索尼发布并回台湾索尼国际成为旗下消费性电子行销总部 2005年4月 举行“sonyfair 2005影音嘉年华” 2005年5月 香港索尼电脑娱乐发布psp在台湾销售 2005年8月23日 前总裁安藤国威获颁台湾行政院的二等功勋勋章,表扬他在总裁任内对台湾的友好与经济贡献 2005年12月 locationfree媒体网络传输技术在台湾上线 2006年1月1日,赞助台湾台北101大楼跨年倒数活动,登上全球最高大楼创举 2006年4月 扩大举行“sonyfairtaiwan 2006影音嘉年华”与“飙新力艺巨星演唱会” 2006年11月1日,香港索尼电脑娱乐发布ps3台湾、香港于2006年11月17日与美国同步上市 2006年11月17日,香港索尼电脑娱乐在台湾台北西门町“sony digital square”举行首卖会,首批300台销售一空 sony taiwan limted,台湾索尼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semt / sony electronics markting taiwan 索尼股份有限公司(已变更为:台湾索尼国际消费性电子行销总部) so-net taiwan / sony network taiwan limted,台湾索尼通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sceh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hong kong taipei branch- 香港商[索尼电脑娱乐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瑞典商索尼爱立信行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sony bmg,索尼博德曼音乐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axn-taiwan one, llc,美商超跃有限公司 soe / sony online,美商亚洲新力在线游戏股份有限公司 sony music publishing–新加坡商新索国际版权股份有限公司<h3>中国大陆</h3>  1978年 1978年开始开展中国业务,先后在北京(1980年)、上海(1985年)、广州(1994年)和成都(1995年)等地设立了代表办事处。 1982年 开始在北京和上海授权生产专业磁带录像机。 80年代中期 在厦门和江西省的oem工厂开始生产电视机。 1993年9月 与上海广电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sony出资70%)。1994年2月开始运营。主要生产和销售摄像机(hi8,d8,dv)、光学拾音头、8毫米摄像机部件。 1995年10月 sony与北京邮电学院科技开发公司/北京京芝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开发公司三家公司合资成立“北京索鸿电子有限公司”并于1997年11月开始运营。主要从事移动电话、磁带录像机和dvcam格式专业用摄像机的生产和营销。 1995年11月 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1月开始运营。主要从事光学拾音头的生产和销售。 1995年12月 与上海广电集团和上海真空电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sony占70%的股份)。1996年12月开始运营。主要从事贵翔平面特丽珑彩电、投影电视等的生产和销售。索尼影视娱乐公司北京代表处成立。 1996年10月 独资区域性管理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8月 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成立。产品包括聚合锂离子电池等。 2000年10月 青少年体验型科技馆索尼探梦在北京开业。 2001年 索尼音乐娱乐(国际)与上海协和集团、上海锦文投资公司合资成立“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并于2002年初开始运营。 2001年10月 emcs中国成立。 2002年8月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作为emcs中国的一部分,软件研究开发工程中心在上海成立,主要设计适合中国市场的av类产品软件。 2002年11月 作为索尼(中国)旗下的一个机构,索尼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亚太)中心在大连成立。索尼国际采购中心在深圳成立,主要业务是为emcs日本采购零部件。 2003年 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第二工厂开始为中国市场生产av/it产品。 2003年6月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注资成都索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索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规模的专业电视多媒体设备制造商之一。 2004年4月 索尼电子华南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2月开始运营,生产dvd播放器。 2004年6月 上海公司搬迁至新天地办公。 上海技术中心成立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现有的软件研发中心搬迁至新址,面积扩大至3,400平方米。除软件研发之外,av/it硬件和零件设计,一部分质检及其他研发相关职能一一建立。 索尼影视国际电视公司和中国电影集团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中国首家中美影视制作合资公司-华索影视数字制作有限公司。 2005年 索尼集团执行副总裁高篠静雄先生就任索尼公司驻中国总代表。 2005年2月 索尼中国设计工程集团成立,高篠静雄先生担任该机构总裁至9月。 2005年8月 “creative center(创造中心)” 在上海成立。作为索尼全球创意源泉之一,上海创造中心将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喜好及生活方式量身设计各类新品。 2005年12月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并购北京索鸿电子有限公司。 2006年1月 原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第二工场变更为索尼数字产品无锡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高篠静雄先生正式兼任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6年10月 索尼探梦搬迁新址并重新开业(新址位于北京朝阳公园内) 2007年1月 永田晴康先生正式担任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于1996年10月在北京设立,是sony集团统一管理和协调sony在华业务活动的全资子公司。 作为在中国的地区总部,它在中国国内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投资,产品市场推广,顾客售后服务联络,并针对sony在中国的各所属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及广泛的业务支持,推动sony在中国市场业务的不断发展。 索尼在华销售的产品包括平面特丽珑彩电、背投/等离子/液晶彩电、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家用摄录放一体机、家庭影院系统、dvd播放机、数据投影机、me摸ry stick记忆棒、聚合锂离子电池等。目前索尼在华的电子业务规模到已经达到50亿美元,总投资额已超过8亿美元,包括六家工厂在内,索尼在华共有大约一万名员工。 sony集团ceo出井伸之曾在sony集团全球董事会上承诺:把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希望中国成为sony东亚业务区域的成长引擎。为此,sony为其电子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定下了宏伟的目标:到2005年在华销售额达到02年的5倍;到2008年,将05年的目标再翻一番,超越日本市场成为sony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不断扩大对华投资,sony目前在华总投资额已超过8亿美元,这是继2001年总投资额超过5亿美元之后不断增加投资的最新数据。sony在华投资和本地化发展的高速增长趋势仍将持续。 落户于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作为索尼在中国的重要生产基地,已将最初2,300万美元的投资额逐步增长到近一亿美元,成为sony加速本土业务发展的重要发源地。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是sony在华设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多年来一直是获得政府高度认可的优秀企业。2003年以来,索广电子陆续投产了多达数十款的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新品和新一代大容量me摸ry stick pro记忆棒等新产品,其中,数码相机的产量预计在2003财年达到去年的10倍。设立于广东的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近几年也将其投资总额从设立之初的1,624万美元陆续增长到5,500万美元,现已成为世界上大型的光学生产基地之一。 行销概念与口号 it's a sony 1982年,索尼公司发表了一个口号和商标,提高公司的整体企业形象。当盛田昭夫看见了设计新设计的“s 标记”商标,他认为当人们第一次看了它,他们会想知道什么它代表了。于是盛田昭夫想着如何吸引人的描述会是需要的解释“s 标记”后来便发表了这个名词“its a sony!”盛田昭夫相信这个新口号会带来新的形象。尔后,所有索尼电视广告中以s标记结束时,"跟随声音在说“its a sony!”这个图片和声音的独特的组合迅速成为了在全世界一个独特的索尼映像。 do you dream in sony? 1998年,索尼公司以“digital dream kids”的概念下所发表的企业形象标语“do you dream in sony?we help dreamers's dream。”在迎接数位世代的来临之际,索尼公司以跨入不同领域的方式,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当人们想要创造出自己的梦想时,索尼帮你实现。 like。no。other 1995 - 数位、梦想、小孩 - digital dream kids 2002 - 无所不在的价值网络 - ubiquitous value network) 2005 - 索尼有你 - sony united 2010 - 创新源自好奇 梦想成就未来 - make。believe 联合财报业绩 2005(2005年4月~2006年3月)财报业绩 2006年4月27日,发布2005年会计年度(2005年4月~2006年3月)财报。索尼第四季度业绩超过了预期,由于bravia液晶电视、psp、vaio个人电脑的热销、在日本金融部门业绩的大幅增长、公司退休基金的一次性挹注、日圆贬值,都提供一臂之力,成为获利主要来源,也反映出索尼中期企业策略的改善。但也由于中期企业策略中,裁员和关闭工厂带来巨额支出,索尼第四季度亏损额低于此前的预期。 截至2006年3月31日止,索尼的 销售额 7兆4754亿日元; 运营利润 1913亿日元; 净利润 2823亿日元; 电子部门 销售额 5兆505亿日元;运营亏损 309亿日元 游戏部门 销售额 9586亿日元;运营利润 87亿日元 电影部门 销售额 7459亿日元;运营利润 274亿日元 金融部门 销售额 7432亿日元;运营利润 1883亿日元 其他部门 销售额 4089亿日元;运营利润 162亿日元 索尼预计2006财年(截至2007年3月31日)运营利润为1000亿日元(约合8。72亿美元)。索尼表示,ps3游戏机产生的巨额研发支出将成为索尼2006财年运营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2004(2004年4月~2005年3月)财报业绩 2005年4月29日,发布2004年会计年度(2004年4月~2005年3月)财报。索尼虽然整体的“利润实现增长,却还是觉得遗憾,因为作为索尼主业的电子业务减少收益。本打算依靠平板电视等业务扭转局面,但看来2005财年的形势仍然严峻”虽然“在平板电视市场中的知名度正在提高”但受crt电视与便携音乐播放机营收减少的拖累,电子业务的整体销售额未能实现增长。加上dvd录影机与摄像机等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营业亏损从上一财年的68亿日元猛增到343亿日元。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索尼计划重点提高平板电视与dvd相关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以提高营利能力。 便携式游戏机“playstation portable(psp)”于2004年12月上市,未能对此次业绩做出贡献。电影蜘蛛人2创下巨额票房,dvd光碟和vhs录像带的销售形势良好,带来了639亿日元的营业利润。 截至2005年3月31日止,索尼的 销售额 7兆1596亿日元; 运营利润 1139亿日元; 净利润 1572亿日元; 电子部门 销售额 5兆216亿日元;运营亏损 343亿日元 游戏部门 销售额 7298亿日元;运营利润 432亿日元 电影部门 销售额 7337亿日元;运营利润 639亿日元 音乐部门 销售额 2491亿日元;运营利润 88亿日元 金融部门 销售额 5606亿日元;运营利润 555亿日元 其他部门 销售额 2944亿日元;运营亏损 41亿日元 索尼预计2005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0%、达到1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电子领域的销售额可望凭借平板电视与液晶背投等提升。营业损益方面,结构改革带来的增收效果等因素将起到改善作用。 争议问题 <h3>黑客盗取7700万索尼playstation用户资料</h3>  2011年4月27日消息,索尼playstation网络近日受到攻击,迫使公司重建网络。今天索尼透露说,黑客已经获得用户信息,可能包括信用卡号码。playstation网络共有7700万用户,4月25日网络再度遭攻击,索尼被迫关闭网络。 索尼已经通知playstation网络用户,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付费历史和生日)被一位“非法人士”获得。上周,该“非法人士”攻击索尼网络并导致服务中断。索尼用户信用卡号码可能也被掌握。 针对此事,索尼已经雇用安全公司进行调查,网络预期在未来一周内恢复。 <b>ceo道歉</b> 北京时间2011年5月6日,据报道,索尼ceo霍华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今日首次就playstation网络入侵事件向公众道歉。同时,索尼发言人称,该公司将会向那些在此次事件中暴露个人信息的用户提供身份盗用监控服务。 索尼ceo霍华德斯金格今日在playstation博客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说“作为一家公司,我们,包括我本人,为此次事件给广大用户带来的不便和担忧表示歉意。现在,我们的专业团队正在平井一夫(kazuo hirai)的领导下,夜以继日地全面恢复我们的服务,以便让全球用户尽快而安全地重新使用这些服务。” 这是索尼ceo斯金格首次公开向用户道歉。此前,索尼负责处理此次安全入侵事件的最高级别的高管一直是二号人物平井一夫。这让广大用户感到非常好奇,索尼ceo为何始终保持沉默?许多用户和国会议员也发出质疑:为什么索尼要拖这么长时间才告知用户,他们的个人信息可能被盗?斯金格今日在信中对此作了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比较合理。”他写道“我们一发现有黑客入侵,就立即关闭了playstation网络和qriocity音乐服务,并雇用了一些在这个领域中最顶级的技术专家来诊断发生的事情。我原以为我们很快就会找到答案,但是没想到技术分析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特别耗费时间。而且,黑客也在极力掩盖他们的行踪。我们的专家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并鉴别出哪些个人信息已被盗,哪些没有。” 索尼发言人帕特里克希伯德(patrick sey波ld)在其博客中撰文称,索尼已与身份保护公司debix签约,向在此次事件发生前已注册playstation网络或qriocity音乐服务的美国用户免费提供名为allclear id plus的身份盗用监控服务。 斯金格强调,索尼为用户提供的身份盗用监测计划包括一项“价值100万美元的身份盗用保险政策”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用户可以通过激活他们收到的电子邮件来参加该计划。注册时间将会一直持续到6月18日。 索尼表示此次计划只针对美国用户,同时它正在考虑为其他国家的psn和qriocity音乐服务用户提供类似的计划。但是,索尼并没有提到,个人信息同样被盗的索尼在线娱乐(sony online entertainment)的用户是否也将会享受到类似的计划。 索尼称他们仍然不清楚,谁在两周前精心策划了这次“有预谋、有技术含量的”攻击,并导致其1亿多用户的数据失窃。目前,该公司仍在努力修复他们的服务器,让playstation 网络和qriocity音乐服务恢复上线。索尼表示,该公司今日已进入“内部测试最后阶段”不日将会重新恢复服务。 上周末索尼表示,他们正在酝酿补偿用户的办法,但是在今天,索尼并没有对此发布进一步的信息。索尼上周末表示,他们将会为此次攻击事件中受到影响的索尼用户提供身份盗用监控服务,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免费提供下载和30天的playstation plus付费服务。qriocity 音乐服务的用户也将得到为期30天的免费服务。 <b>推迟psn网络恢复时间</b> 索尼可能无法如预期一般恢复playstation网络,大量恼怒的在线游戏玩家近日依然无法连线,因为索尼正在进行内部安全检查,防止新系统再度被黑。据2011年5月7日的声明称,索尼公司表示已经移除2500名用户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张贴在与索尼有关的一家公司网站上。信息不包括个人用户的信用卡账号。 索尼新闻发言人上周六说,playstation网络极可能无法在周末恢复。4月20日,索尼关闭了网络,影响全球7700万用户,主要是因为受到黑客攻击。 索尼已经因为playstation网络被黑,泄露大量用户信息,公司的市值也蒸发了6%。一些分析师估计,要安抚和保护用户,索尼的损失可能超过10亿美元。<h3>2006年美国司法部调查sram内存垄断</h3>  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在10月中宣布对sram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先前已接获传票的厂商包括三星电子、柏士半导体(cypress)、美光及三菱电机。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要求索尼公司提供sram相关销售资讯,索尼公司表示强调公司将全面配合调查。<h3>笔记型电脑锂电池全球召回事件</h3>  2005年底,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戴尔(dell)公司,连续传出笔记型电脑爆炸意外,并引起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与日本经济产业省官方的调查。 2006年8月15日,戴尔公司与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进行“电子产业中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球性电池召回通知”召回范围包含约410万颗由索尼公司(sony)制造的戴尔锂离子电池,在此之后,苹果电脑(apple)、东芝(toshiba)的dyna波ok、联想(lenovo)的ibm-thinkpad、富士通(fujitsu)、日立(hitachi)、夏普(sharp)、捷威(gatway)陆续宣布召回笔记型电脑电池。9月29日,索尼公司决定大规模启用“锂电池自主更换计划”回收在全球生产的笔记型电脑用锂电池,并提供免费更换新品的服务。 索尼表示召回的原因,是在极度罕见的情况下,相关的电池芯中有微小的金属屑会接触到电池芯的其它部位,从而产生短路。一般情况下,在这种情况发生时,电池组会断电。然而在某些极为罕见的条件下,这种内部短路会引发电池芯过热和可能的起火。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会因为不同电脑制造商使用的电脑系统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 2006年10月2日,惠普(hp)已与sony联合发出声明,确定hp笔记本电脑使用sony电池没有过热问题,不需要召回。 2006年10月17日,索尼(sony)正式发布旗下电脑品牌vaio电池召回。 2006年10月19日,日本索尼公布“2006会计年度第1季财报”由于受到“锂电池自主更换计划”冲击影响,财务长大根田 伸行(nobuyuki oneda)表示,全球可能总共需要召回960万颗sony制笔记型电脑电池,将给公司带来大约510亿日元的损失,远高于此前预计的200亿至300亿日元。<h3>索尼博德曼合并争议</h3>  2006年7月13日,位于卢森堡的欧盟初审法院推翻了欧盟2004年对索尼音乐(sony music)和博德曼公司(bmg)合并案的批准,使得索尼博德曼(sony bmg)这家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面临被拆分的危险。欧盟初审法院在这项历史性判决中表示当时批准这笔并购的欧盟委员会仅仅对并购的后果进行了非常草率的检查,委员会并未提供足够的证据来从法律上证明“并购前两者一起不存在主导市场的地位,而并购后亦不存在此种可能”欧盟法院的判决意味著索尼音乐(sony music)和博德曼公司(bmg)将重新向欧盟提交并购计划,而新的计划中将包括目前的市场状况。欧盟委员会将重新审查日本索尼音乐和德国bmg的合并。<h3>2005年xcp防拷软件争议</h3>  2005年十月,任职于sysinternals的mark russinovich 揭露了索尼博德曼(sony bmg)所销售的音乐cd,使用了一种称为rootkit黑客技术,在未知会使用者的情况下,安装数位版权管理软件(drm)到使用者的电脑中。这套软件是由英国公司first 4 internet所开发,称之为extended copy protection(简称xpc)软件,一般使用者难以侦测与移除。在许多国家当中,这在未告知使用者径自安装软件是违法的行为,并且造成使用者系统的严重安全危害问题,同时影响使用者系统的效能。 索尼博德曼最初提供的移除软件,在移除rootkit之后又安装了另一个称为dial-home的程序。这造成了另一个更大的安全危害,并且使得索尼博德曼遭受更大的争议。索尼博德曼最后终于提供了一个真正的移除软件,并且回收交换含有xpc的音乐cd。同时,索尼博德曼也因此面临了数件相关的法律诉讼案。<h3>ccd不良争议</h3>  自2004年后,开始索尼所生产的cyber-shot数码相机,20022003年之间推出的机型持续发生ccd感光元件自动故障问题,2005年10月5日索尼发布了因为一个关键的制程错误导致了除了索尼自身外,甚至采用sony ccd感光元件的尼康(nikon)、佳能(canon)、富士(fujifilm)、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理光(ricoh)、奥林巴斯(olympus),需要回收上百种不同的数位影像商品。此次故障原因之分析,目前一致指向连接ccd芯片和外框之焊接线发生老化导致脱落所造成,此问题约在使用者持续使用该器材一~二年之后才会逐一浮现。据了解此次存在缺陷的产品是由sony半导体位于日本九州生产线所制造。两个主要的原因导致ccd缺陷的结果:一是该生产线调整了焊接线设备之设定,结果导致导线与电极的接合力度减小;另一个问题则是ccd表面玻璃封装黏合剂劣化,随著时间增长腐蚀了导线接合部位,进而造成ccd的故障。<h3>索尼产品质量问题</h3>  2005年10月,索尼提供的ccd摄像元件质量缺陷导致七大日系数码相机厂商出现质量问题,索尼需要为100多款产品提供免费维修的,并遭到合作厂商的集体索赔。当年12月,索尼6个型号数码相机因质量问题被浙江省工商局责令停止销售并立案调查。索尼就相机质量先后发表三次声明,虽然委婉地公开承认了产品不合格的事实,并向中国消费者道歉,但却以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为理由拒绝召回问题数码相机,只表示“如果用户希望退货,索尼(中国)也将给予办理” 2006年,索尼持续深陷产品质量问题的怪圈中,令索尼元气大伤的是震惊业界的“笔记本电池”召回事件,问题电池事件直接导致索尼2006/2007财年的利润预期下调62%。索尼的失误波及到其他产品,曾经令索尼自豪,令用户为之倾倒的ps游戏机产品也出现了明确的失误。在ps3发布不久之后,就有玩家发现了其在兼容性方面的问题——并不是所有ps及ps2游戏都能在ps3上正常运行。尽管索尼通过提供升级软件加以弥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索尼ps2时代积累的大量游戏资源并不能完全被ps3平台消化,这无疑给ps3的市场号召力打了一个折扣。 2008年索尼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笔记本产品上。 索尼fz35款笔记本电脑的主板被爆存在设计缺陷。投诉者表示,因为购买的笔记本还在保修期内,索尼维修部为他们免费更换了机器或主板,但索尼否认的这款笔记本有设计缺陷。 索尼自2008年1月之后生产的cr系列笔记本被指出现短命现象,这个曾一度占领了索尼笔记本的“销量冠军”的笔记本系列,几乎都是在消费购买一周后就被发现有问题。 2009年质量问题涉及产品线扩大。 先是层出不穷的电视问题。年初,索尼液晶背投电视kf-e42a10等5款问题电视出现软件问题,索尼采取了免费上门服务的方式为用户进行电视软件升级,但并不提供任何赔偿。2009年3月,郑州市民康先生花了1。8万元买的索尼彩电“没想到维修彩电的费用就要近1。5万元,和买一台新彩电差不多。”南昌市民万先生1月15日花了1万8千元的高价在南昌市叠山路大众商场的sony专柜买回一台sony52寸液晶。然而好景不长,不仅新买彩电出了质量问题,售后人员的服务态度更是让他为之气愤。在多次与售后及厂商交涉无果的情况下,万般无奈的万先生进行投诉。 再有相机问题。8月20日,索尼中国分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产品公告,通知称将免费为消费者更换自2008年4月起销售的cyber-shot数码照相机dsc-w170外壳零件。8月末,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相继接到全国多起有关索尼t20数码相机的投诉“开机莫名抖动”成了投诉关键词。深圳罗先生对自己因买了索尼fx1000e问题相机而引发的维权过程深有感触“索尼一直对消费者的搪塞和推脱,沟通中除了反馈的回答话外无任何其他作为,索尼的每次推脱一步一步的都在考验消费者,对投诉‘躲猫猫’和‘耍太极’似乎也成为他们的处理方式。皮球踢来踢去,转眼近5个月过去了,原本有的消费愉悦已经被眼前的机器鸡肋般的感觉所取代。企业在售后服务中沉默或推脱,其后果不是让用户的不满情绪哪天像‘火山一样的喷发’,就是让用户对企业绝望而心灰意冷。无论哪一种结果,相信都不是索尼所愿意看到的。” 笔记本问题也爆了出来。2009年下半年几个月内,索尼公司收到了209宗有关电脑异常发热的投诉,其中日本境内83起,境外126起,主要原因是电脑设计缺陷,会导致电脑过热和短路,为此,日本索尼于2008年9月4日宣布召回数十万台vaio tz系列笔记本电脑,然而,索尼在处理中国用户的投诉时,却似乎乏善可陈。数十位sony索尼笔记本电脑用户反映电脑内置的风扇噪音大,电脑屏幕出现了“水波纹”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尽管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对于用户反映的情况及时出台了延保及解释等措施,但用户并不认可,僵持到2010年01月17日,索尼中国宣布:2008年10月上市的vgn-cs1系列、2009年2月上市的cs2系列、2009年5月上市的cs3系列中部分vaio笔记本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lcd液晶面板屏幕出现一条水平线,公司决定在原有两年的保修期基础上,延长1年保修期,即从用户购买产品起实施3年的免费修理服务。而已经购买3年延保服务的用户,则不在该政策范围内。 进入2010年,针对于索尼产品的投诉进入高发期。不久前,人民网通过对3000名消费者线上、线下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索尼以23%的品牌的拥有量占据第二名,但同时,索尼的被投诉比例也与品牌拥有量成正比。在此次人民网的调查中,消费者投诉的重点集中在售后服务上。对于索尼数码相机,反映比较多的问题为:登门维修不及时、维修水平不高、联系不到维修点。 在315消费者维权网上,索尼近年来的投诉也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仅从本月1号到15号半个月内,在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一个网站上,就有64条有关于索尼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