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劫归一》 第一章 皇宫惊变 ?天安城皇宫,一名身穿金黄长袍上绣五爪金龙,头戴九旒皇冠的少年。双手捧着玉玺,双眼中都是惊慌之色。满朝文武望着可以说是天武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即便是最最稳重的宰相大人也是满面痛心和深深的无奈。 皇宫内外尽眼望去,已经没有一名皇城的近卫军,只有寥寥数位大内侍卫和供奉守护在小皇帝身边。紫金大殿朝路之下,都是韩家兵马。 “韩帅统,难道你要灭了天武国的血脉吗?”当朝宰相文天书,右手指向韩家大军为首之人,大声呵道。 “君已不君,臣便不臣。天下百姓身于水火,我便为这天下黎民讨个公道。”回话之人便是天武国的镇安将军,韩守思。虽然他已年近花甲,却是剑眉星目,身材魁硕,上披白银玉林盔甲,脚蹬一双飞云靴。英气依旧迫人。“宰相大人,你看看这满朝文武,却有几人有您的一片丹心,奸佞小人,蝇营狗苟。今日我韩某就为我天武清君侧!“ 文天书转首看着满地跪伏的天武栋梁,内心一片凄凉。自己终究是老了,已不是那个可以力挽狂澜,逆转乾坤的文国辅了。可自己还是要为了自己兢兢业业一辈子的天武国再拼一次,即使那是无用的付出。他不愿自己付出一生心血的国家就此终结。文天书转身面对小皇帝,双目含泪,双膝跪地深深俯首撞地。”老臣文天书无能,文不能兼济天下,武未能守土固疆,愧对天下苍生,请陛下赎罪。” 小皇帝呆呆的看着这位年迈的老宰相,想要上前去搀扶,却不知道应该把玉玺放在何处。一时间焦急的无所适从。 文天书并未等小皇帝的回答,猛然起身面对韩守思。双臂缓缓上抬做举鼎之势,双目怒睁。韩守思见状并未有过多惊讶,只是低语“老宰相何必如此,当真国士无双!” “我文天书愿以余之寿命换天地之力,愿天下太平。”当朝宰相文天书,竟然不惜自身灰飞烟灭的结果,用生命发动碧血丹心,也要告诉韩守思,这堂堂天武帝国并没有烂到骨子里。 天空突然变的昏暗起来,须臾之间风云密布,雷电交加。一股浩然正气直落文宰相。再观文天书,文官乌纱成粉,长发随风肆意飘浮,丝绸仙烟尿尿,表情甚是严肃而冷漠。一种令人折服的气息四散而开。这时的他已经堪称一代儒圣,手握天地之伟力,气吞山河之气魄。文天书双脚离地,好似有青云托扶。 “韩将军,请退兵!”文天书的声音冷漠中藏着深深地疲惫。 “宰相大人,不是我韩某人不肯退兵,只是这天下大势,我也只能逆流而上。恕我不能答应。” ”罢了!望此役过后,韩将军可以善待天下,也让这天武皇室得有保留。” “韩某定会记得。那么,文圣···出手吧!“面对如此境界的文天书,韩守思竟然一步未却,还要让他先出手,可以看出他是多么自信。当然,谁让他是韩守思,镇安大将军韩守思。 文天书点头示意,便瞧得满院落叶随风起,一片青云压万山! ; 第二章 天武之乱 ?韩守思坐在马背之上,挺直着脊梁,眼神坚毅,面沉似水,一片冷漠。可看他微微握紧的双全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显示出的淡然。毕竟,那是国士无双的文天书。 天武国中兴之臣,文有提笔安天下的文天书,武有上马定乾坤的韩守思。可以说,天武能延续最后的尊严凭借的就是文天书的强国富民的策略和韩守思的铁血平乱的治军。可现在,武将之极安国心的镇安将军韩守思竟然带兵逼宫。根基不稳,大厦将倾。 文天书内心是明白的,可是他还是不能接受。同朝为官,文武对立却也相知。正如一句不知道出自哪里的话“了解你的往往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对手”他明白韩守思不愿意自己为之奋斗,用尽全力守护的国家固疾致死。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国家可以重生,可为什么就是这种激进的方式?想到韩守思那种武将的铁血作风,忍到现在好像已经是他的极致了。想到此处,文天书不禁呵呵一笑,像是彻底的放下了所有。 “老匹夫,看招!”文天书双手抬起,身体微微前倾,“吒”一声轻呵,声如蚊音,就连文天书身边的大臣们都没听清,可韩守思却深情一正,严阵以待。他身旁的武将还没明白是什么事让老元帅如此郑重对待,刚想要开口询问,只见韩守思突然双脚一蹬,踏马而起。右手握拳半抚,左手化掌前推。只听嘭的一声,两道人影一触而分。这时所有人才发现,小皇帝身边的老宰相已经不见。 两人塔空而立,四目相对。老宰相眼神有些混浊,却是一片坦然,老元帅则是微微有些许凝重,但却依然无惧自信。几乎同时两人气势陡然提升,相往而冲。文天书举手投足之间充满浩然正气,招式大开大合,直来直往。反观骁勇善战的韩守思竟然谨慎的躲避格挡,只是偶尔的返还一击,看似落于下风。在场的众人有点看不明白了,平日温润平和的老宰相竟然如出笼猛虎,一往无前。而往日强硬的老元帅却是谨小慎微。 大家心思各异,贪官污吏只觉得事有转机,看见活着的希望。韩家军虽然相信将军,但是仍免不了担心。只有一个人心思单纯,觉得为人一世就应屹立当空,傲世群雄。小皇帝的眼中没有了惊慌,没有了迷茫。有的只是对强大的向往。这个十三岁却已经执掌帝国登基了八年的末代皇帝,终于有了他第一个愿望。 空中二人伸展腾挪,出手更是迅猛无匹。周身似有烟尘缭绕,让众人更是看不清交手的过程。“轰”烟消云散,一层肉眼可见的气波冲散开来。只见二人双拳相抵,皆是须发飞扬,老宰相竟然和韩守思打的不分上下。这不得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毕竟,一代文臣之首,竟能力敌武功盖世的韩守思而不露败相。 文天书,怒吼一声,加之身后长发飞舞,更发张狂之色。忽的收回双拳,右手十中二指并拢,一记手剑直刺韩守思胸口。韩守思没料到文天书竟然在对力的时候,竟不顾内力反噬倏然收拳,身影受惯性不稳,防守也在这一瞬间露出破绽。高手相争,毫厘之间分生死。“无论何时,你都是那只冷静的老狐狸。”韩守思轻叹。他能感觉到文天书的指尖刺破铠甲,也知道自己终究是功亏一篑。 韩守思身遭重击,向后飞退。他看着对面的文天书,脸上表情复杂。堂堂武圣竟然败给以文治国的书生,内心确实很不是个滋味。低头看了看胸前并未流血的指洞,还有铠甲胸口位置上一个淡淡的掌印。 文天书,缓身落于小皇帝身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终究是心向天下百姓。老匹夫,答应我要善待天下。” “老狐狸,这件事你不说,我也会坚持。”韩守思语气怅然。文武相轻,却也英雄相惜。一辈子的君子之争,却是互为知己。 “陛下,请以江山社稷为重,宣布退位!”老宰相面对小皇帝,语气平和,面容慈祥,就像长辈再劝慰自己的后代。 “朕宣布…” ; 第三章 韩帝辅国 ?“朕于幼时五岁继位,时至今日已八年有余。无开疆之功,少慰民之德,愧对先祖余荫。朕决定即刻退位,传位于镇安将军韩守思,望韩帝善待子民。立于诏书,传天下。”这时的小皇帝表现出与他年龄不符的成熟。表情严肃冷漠,仿佛在诉说别人的事情。身边的大臣们俯身跪拜高呼“陛下三思”。小皇帝并未理会,只是定定的看着韩守思。 韩守思,散去内力,飘然落地。“臣,韩守思领旨。”他只是双手抱拳,身体微微前倾,并没有跪地叩首。表情肃穆,郑重。“微臣韩守思,不忘初心。定守国门,率军回皇城只为了铲除国中那些蛀虫败类,护我天武皇朝气运,未有登基称帝之心。然陛下今日传召,臣定领命安国。”说罢,猛然抬头挺身,“太祖开国于万民水火,立国为民生安泰。臣不敢忘,未能忘,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不能忘本,国必要安民。皇上,希望你能明白臣的心意” “韩帝不必多说,寡人懂的。今日一课让朕深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外乎就是这种结局了。”小皇帝平静的诉说,仿佛战败退位的是别人一样,“玉玺交于你之后,这堂堂天武国便没有乾昭帝,只有一个普通人。”话音刚落,手中的玉玺缓缓飞到韩守思的身前。 韩守思屈膝而跪,双臂高台接住玉玺“臣领旨!”而后身子伏地,竟然是五体投地的跪拜大礼。玉玺周身淡淡的紫金烟尘缭绕,美幻绝伦。可韩守思却是死死地低着头没有看一眼,仿佛玉玺根本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突然玉玺发出万千光芒,竟然可比皓日当空,彩霞满天。光芒中心隐约传来龙吟之声,忽的九条金龙从玉玺中幻化而出,一股磅礴庄重的气势让场中的人忍不住下跪膜拜。光芒越来越盛,外人肉眼已经看不清内中情形。光华收拢,所有人睁开双眼,抬头所见韩守思已不是戎装,而是一身紫金龙袍。韩守思长身而起,定立在半空当中。两手高高举起玉玺,一双虎目自带威严,目光扫过之人皆是低头俯首不敢与之对视。除了那个只有十三岁的小皇帝。他只是默默的看着韩守思,一言不发。作为皇帝,即使他再年幼也知道皇族的秘密。九龙盘绕,黄袍加身乃是天武传国玉玺的肯定。 天武国立国至今,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是明君,就是因为不光需要通过老一代君主的考验,还需要玉玺的肯定。可是八年前上一代皇上雍和帝离奇失踪,偏偏这一代只有乾昭帝这么一个儿子,才导致天武国有了年纪最小的皇帝。皇帝年幼不懂朝政内务,虽然有文天书这位老宰相的辅佐,却还是改变不了下面结党营私,官官相护的事态。最终才有了今天的一幕。 乾昭帝望着韩守思。每一位皇帝都知道九龙护身是玉玺最大的肯定,也是对这位继承人最大的保护。黄袍上的纹龙不仅仅是象征而已,平时是滋养身体,遇险之时可以九龙齐出,护卫左右。小皇帝心道“天武交给他也是不错的。” 韩守思落在小皇帝身前,此时的他虽然没有了往日的铁血冷漠,却依然沉稳如山,王者之气透体而出。那种压迫感让小皇帝有些站立不稳,急退两步差点跌坐在大殿门口。多亏老宰相一把扶住才没有出丑。“皇上,老狐狸,我们进去聊聊吧。”说完便大步走进太和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