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灭之龙》 第十四章. 黑幕 ?皇帝的庶长子,多芬子爵马克西米利安克里斯坦森在大剧院遇袭的消息,第二天迅速传遍了整个敏塔阿玛多瑞斯。嗯,至少是敏塔阿玛多瑞斯的贵族圈子。 正如罗萨楚安德烈森最初的反应,多数人将暗杀与子爵‘丰富多彩’的私生活联系到了一起。这位不能尊称为殿下的皇子,从小就显露出吸引异性的能力。即便是已故的、出了名善嫉的赫丝特皇后,也为其容貌所诱惑,甚而主动承担了他的保护人的角色。皇室族谱只记录年满十周岁的孩童的名字,由这个不成文的规则就知道皇族子嗣之间倾轧斗争之激烈了。可以说,要不是皇宫中数量可观的贵妇、女侍对他的善意,幼年丧母又毫无母族势力可以依靠的多芬子爵,根本活不到十岁。当然,皇帝很早就剥夺了他这个女奴之子的继承权,某种程度上对他也是一种保护。还有传言说非但女性,就连经常出入宫廷的一些男性权臣,也曾为这位俊美的无冕王子所倾倒。其中的暧昧故事,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成年后的马克西米利安王子继续维持着他招蜂引蝶的本性,一时间成为上流社会拥有年轻未婚女性的贵族家庭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所以,他只得在宫廷女侍、仆妇、乃至一些高级交际花中寻觅祸害的对象。之所以称为祸害,倒不是说他像某些性格阴霾的贵族,喜欢通过残害对方的身体来获得快感,而是这位混血儿似乎陷于虔诚信仰父神且用情专一的母亲和信奉龙神并以多妻多子为荣的父亲的性格之间,对与他交往的女性而言不啻一副毒药。具体来说,就是在某段时间里他只会钟情于一位女性,但他又会很快厌倦对方,在毫不怜惜地抛弃后主动去结交另一位女士。偏偏他的血统、他的相貌,皇帝赐予他多芬子爵的封号后又加上了地位、财富,又能吸引到足够多的女性供他选择。甚至隐约传出一些身份高贵的有夫之妇,也被卷入他的爱情游戏,甚至身在其中而乐此不彼。 如此轻浮的性格,如此不羁的生活,所有人都觉得迟早有一天会出事。果然,真就出事了。出动了五名身手不凡的刺客,这得是多大的仇怨啊! 然而即使如此,谋杀皇族,无疑是直接针对帝国统治的恶劣行径,必须提升到叛逆的高度上加以对待。对于帝国的行政体系而言,今天你能对皇帝的儿子下手,明天说不定就要打某位贵族议员、政府官员的主意了。因此此类恶徒是必然要侦破并加以严惩的。至于担负这义不容辞的责任的,则是皇帝直接委任的警务总监,毕维斯冯姆格楞(bevisvonmglenn)伯爵。 也就在次日的下午,这位不招人待见,却颇得皇帝信任的警务总监阁下,诚惶诚恐地赶赴敏塔岛,在宫廷众人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进入皇帝陛下的觐见室。仆人们随即关上厚重的大门,隔绝了皇帝的雷霆震怒。 这些依附于皇室的贵族们炫耀着他们在宫廷内的所闻所见,整日做一些浅薄的揣摩、臆测来显示与皇帝、大臣们的亲近。事实上,他们根本不了解帝国政府的运作模式。警务总监,听着像是监狱的狱长或是治安官的首领之类不怎么高尚的吏官,实际上,却是帝国政坛上权力巨大的一个角色。其下辖分布全国的上千名治安官,直接控制着四百多名密探,以及一支两百人编制的负责镇压、刑罚、惩治的特殊部队。从这个系统里获取好处,因而间接服务于总监的流氓、暴徒、告密者,更是以千、万数量为计。更重要的是,他和帝国法院的大法官,国会上下院的议长,帝国度支部的诸位财政大臣一样,拥有直接向皇帝奏事的权利。不客气地说,只要他一句话,就能把外面任何一个嘲笑他的人连带他的家族,像只蚂蚁一样捏死。 觐见室空无一人,然而警务总监并没有因此感到惶恐。在皇帝的贴身男仆引导下,他穿过宫殿内部的几道走廊,来到已是靠近内廷的温室花房。穿着一身便服正在修剪玫瑰花枝的皇帝在见到他之后,很随意且不失调侃地打了声招呼。 “毕维斯,你来得比我预料的要晚啊!” 身材矮小而壮实的警务总监站得笔直,毕恭毕敬地向皇帝低头施礼。 “让您久等了。这件事比我最初预料地要复杂,所以多花了一些时间进行分析。” “哦?”皇帝转过身来。虽然语气中带着好奇的意味,脸上却没有表露出任何情绪的变化。将手中的镶金错银的花剪交予男仆,又将剪下的一支含苞欲放的玫瑰插入身材姣好的女仆怀中捧着的花瓶中,这才面对如期而来的大臣。 若是某位不经事的年轻人,此时一定性急地向皇帝表功,或至少辩白几句,表达一下自己的苦劳。而毕维斯冯姆格楞此时却依旧低着头,等待皇帝给予继续汇报的许可。那声‘哦’,可能是认可,可能是赞赏,单也可能并不代表任何东西。与皇帝相处了大半辈子的警务总监,不会在这种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犯错。 另一名仆人走上前,用加热到稍高于体温,并喷了香水的毛巾,仔细地擦拭皇帝摊开的双手。等到贴身男仆放好剪子,替皇帝端来一杯加了蜂蜜的甜酒,皇帝略略抿了一口后,他们才倒行着退出了花房。 “接着说。”皇帝缓缓走近喷着温水的大理石莲花池边,一张精美椅子高背椅子,姿势优雅地坐了上去。警务总监等待皇帝坐下,这才抬起头来。 威廉姆弗朗茨克里斯坦森(wilhelmfranzkristiansen),第十四个使用奠基帝威廉姆这个名字的皇帝。后世被称为黠智帝的帝国统治者,哈姆斯堡卡罗黎昂(carolianhamoburg)谱系的皇帝,今年57岁。他有一张家族遗传的长圆形脸,一头雪白的头发经过精心打理,从发际线伏贴的向后伸展,在背后挽成一个发髻。他的脸上,高耸的鼻梁,深邃的眼眶,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薄薄的嘴唇大部分时间都紧抿着,脸上似乎永远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 “出动了五名刺客,都是专职的暗杀者,目标明确是马克西米利安多芬克里斯坦森子爵。” “这就奇怪了!”皇帝嘴角有一丝嘲讽的笑意。“什么时候起,我这个地位和前途都无足轻重的儿子,变得这么招人恨了?” “至高无上的您当然这么看多芬子爵,其他人却未必如此。在某些人眼里,子爵不但分了您的宠信,还窃取了不少本该属于他们的好处呢。” “你是说……外廷的那些宠臣?”皇帝并没有因为警务总监刻意上眼药而感到不悦,反而因为这位冷酷刻板的老朋友还保留着些许往日的躁脾气而为之欣慰。毕竟,一直遭到那些小丑一样的角色在背后的嘲笑、诟詈,是个人都会被激怒的。 无地贵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悲又可怜的一群人。 这些人因为多次转封,或者地方上的天灾人祸,以至于封地上收入再无法支撑相应爵位的开销。有些,譬如安格斯路德维希克里斯坦森的后母福洛伦丝楚帕兰加(florencezupalanga)的父亲帕兰加伯爵,因为过份压榨封地,以至于地方上的低阶贵族和平民联合到一起,将他全家逐出了领地。原则上说,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帕兰加地方如此行径不能与贵族私战相提并论,实质上等同反叛。但如今也早就不是帝国初肇,中央威信压服诸侯的时代,驱逐伯爵的帕兰加贵族主动投靠到帝国南方的一些大领主门下,就连皇帝和帝国议会都不得不默认了其中的地方利益转移。除非帕兰加伯爵带着兵打回去,压服领地的下属,杀死所有还有反叛意图的平民,否则一、两代内,他们家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地’贵族。 无地贵族一般依附于皇室,或者地方上有权势的公爵,为他们提供从阿谀奉承、陪同游猎到充当耳目、挑拨是非之类的伴同服务,从而获取‘微薄的施舍’勉强度日(贵族的勉强与贫民的食不果腹可是两码事)。这样的生活模式虽然受人鄙视,却能始终保持在权贵们的视线内。那些真正才能出众的,机缘巧合下可能会得到皇帝、公爵的赏识,被赐予实权的官位,从而为重新光耀门楣创造条件。但大部分是最后彻底抛弃节操,将女眷嫁给权贵当续弦、嫔妾,倒也不失是摆脱困境的一条途径。 在警务总监背后嚼舌头的,是上述两者之间,既没有才能又拉不下脸面,只能靠寅吃牟粮、借贷而欠钱不还度日的废物。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最大限度地夸大血统的重要性,以及贬低那些位高权重的‘佞幸’。即使可能招致可怕的报复,他们也往往会在恐惧中依旧乐此不彼。因为,这些恐怕是维系他们的存在价值的唯一手段了。 “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发起了对马克西米利安的刺杀?”皇帝觉得有些好笑,而不是愤怒。真要是能够组织起这么一次非常接近成功的行动的,这才干就连皇帝本人都想为此而提拔他了。 “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 警务总监简单介绍了最先攻击多芬子爵的男人的背景。无过于母亲与子爵有染,消息泄露,做儿子的被人嘲笑,甚至因为与人斗殴而丢了好不容易求得的职位,因果线清晰的动机。 “表面上……,也就是说,实际并非如此了。”皇帝把酒杯放到人造水池的大理石壁上,似乎对那甜腻有些厌倦了。“对了,这个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傻瓜,你打算怎么处置?” “作为袭击皇室的恶徒,他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按律,当处以斩首之刑。家族内直系亲属,全部流放北境。” “也就是说,让他背下所有的罪名。”皇帝点了点头。“这件事真是越发有趣了!那个幕后黑手的身份,就连你都不敢轻举妄动?” 姆格楞伯爵微微欠身。“不是不敢动,而是不宜动。” 威廉姆皇帝皱起眉头,威严的脸庞带上了一丝阴霾。“是哈尔姆希卡德(halmsikad)的本土势力?” 哈尔姆希卡德,帝国最初的省,皇室血脉之根源的玛威堡(maerwenburg)的所在地,也是几百年来让历任皇帝又仰赖又忌惮的对象。 仰赖,是因为远在奠基帝威廉姆玛威堡冯克里斯坦森之前的时代,为了扩张玛威堡系的影响,克里斯坦森家族不断与哈尔姆希卡德的地方权贵、领主联姻,进而成为整个地区实力最强、号召力最大的一方势力。也正是依靠这些姻亲的支持,玛威堡的克里斯坦森先是成为公王,开启了对周边人类社区的征服战。又因为征战,与原本高高在上的雷瓦布(revabel)为了北方霸权展开对峙。哈尔姆希卡德的物资、人口,不断投入一个家族、几代伟人的事业,以一地之力硬生生支撑了入侵希努利亚(sinvliai)、慑服施特拉森(stalsun),乃至最后打垮海斯勒姆(hasslem)的雷瓦布,连绵近百年的战争。不夸张地说,撒加塔伊诺帝国就是玛威堡为首的哈尔姆希卡德人,在诸征服地建立起的帝国。 忌惮,是因为铁血帝弗雷德里希路德维希克里斯坦森起的皇帝,为了酬谢哈尔姆希卡德的支持者们,赐予了高官厚爵以及大片领地,并不惜以皇女公主下嫁。几十年内就扶植起帝国政坛赫赫有名且持续至今的哈尔姆希卡德帮。皇权强势的时候,这些既得利益者只会对将他们提举到众人之上的地位的统治者感恩颂德。然而,当宝座换上了一位出生在宫廷、娇生惯养于阴柔女性之手的皇帝,军、政乃至地方上都掌控了大量实权的这股势力,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更要命的是,这伙人中还能找到以铁血帝弗雷德里希一世为起源,丝毫不逊色于皇室血统的谱系。于是,他们从皇帝的支持者,一夜变成了皇位的觊觎者。双方对立的结果,就是……非玛威堡系的卡罗黎昂(carolian)皇室的崛起,这也是皇权衰落的开始。 卡罗黎昂谱系的上台也好,此后若干新、老皇朝的更迭也好,都离不开哈尔姆希卡德帮势力的支持——这就是新时代的仰赖。而任何一位皇帝,都绝不会允许自己、自己的子孙后代的背后,隐藏着一只随时能将其推下台的手——这就是新时代的忌惮。所以,上台前拉拢、上台后打压,成为此后每一任合格的皇帝对哈尔姆希卡德必定会摆出的态度。当然,哈尔姆希卡德的势力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一味被利用。成功扶植起一位皇帝所得到的好处,远远多于后期的损失。否则他们与皇族间就不会数百年维持这种相爱相杀的复杂关系了。即使损失,也只在最嚣张、最出挑的少数几个。大多数的人都能平安度过‘忘恩负义’的皇帝抽风似得秋后算账,然后开始下一圈的博弈。 时至今日,哈尔姆希卡德帮已成为帝国躯体上毒瘤一般的一个存在。不挖了它,皇帝寝食难安;挖了它,帝国会动荡,皇位也可能不保。这迫使威廉姆十四世在今年做了一件事,这件事虽然削弱了哈尔姆希卡德的势力,如今看来却也引发了不少后遗症。 “他们这是……报复啊!” 皇帝心中最初的感受不是愤怒,而是得意。不再像是他的祖父的时代,哈尔姆希卡德出身的贵族敢动辄以两败俱伤的结果来威胁皇帝接受他们的条件;也不像是他的叔父,他的哥哥,甚至他本人即位初期的年代,皇位的归属可以被这些目中无人的贵族们拿来作为交易的条件。他,威廉姆十四世皇帝,就是动了他们人、他们的权、他们的爵,又怎么样?他们也就是败狗一样躲在背地里哀嚎。就是报复,也不敢针对他这个撒加塔伊诺皇帝。他们的黑手,最后只是落在了他缺乏名分的妾生子,马克西米利安多芬克里斯坦森的身上。和哈姆斯堡卡罗黎昂谱系初期,哈尔姆希卡德帮无论军界、政界乃至上下议会都占据半壁江山,专横跋扈、任意妄为的情景相比,现在的这一代简直不想是亲生的。 不过,这是好事,不是吗?皇帝冷哼一声。“是不是因为之前的事,我对他们的惩罚太过宽容了,以至于他们觉得还可以再试探一下我的底线?多芬子爵的确不是皇位继承人,但他毕竟还是我的儿子。这不是底线的问题,而是我的,皇家的颜面问题了。” “请陛下息怒。”姆格楞伯爵劝说道。“如果是其他时间,谋刺皇子的事件的确可以拿来大做一番文章。但托斯莫(tosmo)玫瑰的事刚过了不到一年,如今再要对哈尔姆希卡德的贵族下手,其他的贵族们不免会产生些兔死狐悲的感受。若是招致上议院的反弹,要平息纷争恐怕要费不少功夫。说不定之前获得的利益都要交换出去,岂不是得不偿失。” 托斯莫玫瑰事件,是龙神历21375年,轰动了整个帝国的一个案件。皇帝正是依靠帝国上议院的支持,以及帝国民间的舆论,一并剥夺了两个伯爵,十几个子爵、男爵世代罔替的世袭领地。大大威慑了哈尔姆希卡德省的权贵,令他们不得不暂时退缩,不再敢在政务上与皇帝唱对台戏。而这件事的起因,其实不过是一个贵族强抢民女的民事案件。最后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浪,其中皇帝和多芬子爵推波助澜,起了不小的作用。 春季的四月,一位早就耐不住冬日寂寞,三十四、五岁的壮年伯爵领主带着侍从、仆人,远赴哈尔姆希卡德北部的林地游猎。一日,突遇暴雨,伯爵在向导带领下来到一处凹陷的山崖躲避,机缘巧合之下却遇到了一位妇人。妇人被雨淋湿了衣物,正摘下面纱烤火,容貌为伯爵所见,顿时惊为天人。以顺路同行的借口,伯爵一行跟随妇人和她的车夫、女仆,并由手下打听到所觊觎的对象,身份不过是附近城镇一个农庄主之妻。春日气候多变,雨后又道路泥泞。当晚,他们都借宿在一个村落。心中大定的伯爵一时兴起,当晚就闯入农舍与那妇人成了好事。至于这其中有多少强迫,多少你情我愿,就不为人知了。随同妇人的女仆就睡在借住的农舍外,其间竟然毫无察觉,要说妇人是竭力反抗,根本也是无稽之谈。一个是乡野玫瑰,一个是身份高贵又兼健美壮实,半推半就的可能也未必没有。 如果就此了结,或许就成了两个当事人深埋心中的绮丽记忆,孤寂之时可以拿来细细回味。即使事发,至多也不过是由贵族出钱替妇人遮羞而已。可这位伯爵许是因欲生爱,完事后索性将妇人劫回了自己的领地。这么一来,就完全是两码事了。孤身逃回(其实她无论相貌还是年纪都很安全)的女仆,向被带了有颜色帽子的男主人哭诉。这位折了老婆还被当面打脸的庄园主当然是彻底怒了!别以为平民对于贵族就完全没有反抗的手段。这位庄园主,曾做过当地领主的算学老师。就连他的新妇,还是领主从为家族服务的商贾世家替他挑选的呢。难得这位二十出头的子爵尊师重道、有情有义,答应去请昂堡(unburg)公爵出面与对方协商。 帝国社交圈子就是个漏斗,什么隐秘的事都会传出来。没过多久,这事就成了上流社会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有些嘲笑伯爵领主的重口味,竟然要和一个民妇天长地久。有些则埋怨子爵领主的少不更事,毫无意义地替一个平民出头。有唯恐天下不乱的,还编纂起一个女人,与一个伯爵、一个子爵和她的丈夫之间,不得不说的几件事之类的绯闻来。就连早就名存实亡的******(关于那个本该与妇人无涉的子爵的),也成了众人讨论的内容。一个背景简单的庄园主之妻,硬是被炒作成了艳名远播的托斯莫玫瑰。顺便打个广告,托斯莫就是子爵领的地名。 昂堡公爵在哈尔姆希卡德势力中也算是德高望重的一位了。不过,打官司的一个是伯爵,一个是子爵,还都是拥有封地的领主,更要面对双方游说的贵族亲友团,所以各打五十大板的判决也在意料之中——靠下半身思考的伯爵向被害人(妇人的丈夫)赔偿三千塞斯特,脑子发热的子爵罚没三千塞斯特,当作公爵的辛苦费。至于那个女当事人,公爵根本就没提及。三千塞斯特赔偿金,就算是买下她的价格了。够贵的,都抵得上几个才艺双全的高级女奴了。 若是正常情况,这就是最后的结果了。但有个人并不愿意就这么轻易了结!人人都得了好处,连平民也罕见地拿到了补偿,可你们把威廉姆十四世陛下放到哪里去了?皇帝是所有贵族的大家长,这么一件涉及到两位领主贵族的案件,就应该由帝国法院来裁决。昂堡公爵?他能代表皇权所引申出的帝国司法权了?还收了人家三千银币!帝国法院的最高法官都不敢出这个价,一点跑腿钱还要拿一半与皇帝分成的呢。 皇帝不高兴,却还真是拿这群私相授受的贵族没办法。人家丢了老婆的被害人都没向皇帝授权的帝国法院举报,皇帝的帽子再大,凭什么插手别人的家事。难道是看上别人戴的那顶帽子了?皇帝很不爽,决定——关门,放……多芬子爵。皇帝都没名义,多芬子爵又有什么理由介入呢?还真有!据说是多芬子爵某年某月某日在玛威堡附近游历的时候,见过这位托斯莫玫瑰。虽说当时也是魂与神授,但终究还是顾及双方身份,遗憾地放弃了。谁想到,某某伯爵竟然比赫赫有名的多芬子爵还不要脸,还色迷心窍,区区三千塞斯特就要了人家的身子。这怎能不让多芬子爵恼羞成怒啊!简直是打了‘海豚’马克西米利安的脸了。 多芬子爵一出手,立刻就不一样了。 他首先写了封信给托斯莫子爵,赞赏年轻领主出于正义和善意而为领民出头的高洁之心,并对他被莫名其妙地罚了一笔不菲的钱财深表同情。他的信件里,夹杂了一些敏塔阿玛多瑞斯的贵族圈对昏头昏脑、自不量力、自取其辱的傻瓜蛋领主的嘲讽。当然,多芬子爵只是转述他人无聊的闲话,绝没有诋毁的意思。简而言之,多芬子爵觉得他这位‘尚未谋面的朋友’被人耍了,人没要回来,财物受损失,家族名誉还遭侮辱。 果然,这位热血领主也和多芬子爵一样愤怒了!还是必须立刻付诸实践的超级愤怒。随后,多芬子爵派出他的得力手下,油滑的小人菲恩麦克劳克林。这位容貌俊俏的女戏子的儿子,不但将复仇的决心灌输到了托斯莫子爵的心底,还说服了本已经打算息事宁人的领主老师、庄园主,让他相信他的妻子正在恶徒手中过着精神和身体都遭受折磨的非人生活,急切地等待着他的拯救。那个中年人,捧着三千塞斯特的妻子的卖身钱,哭得像是幡然悔悟的不孝子般自虐。当即,这笔不干净的钱财被投入到整军备战中。托斯莫子爵甚至连准备给昂堡公爵的钱都拿了出来,和一支五十人的佣兵签了两个月的雇佣协议。没错,家族的污点,必须用鲜血来洗刷。托斯莫子爵和‘下半身’伯爵杠上了,非要拿对方的人头来证明托斯莫绝不是个靠卖老婆来维持生计的乡巴佬领地(据某帝国首都某消息灵通人士转述)。 在皇帝的混血儿子挑拨下,一场波及哈尔姆希卡德北部的贵族私战如期爆发了。而作为反派,痴情的伯爵早已得到同为‘爱心人士’的通风报信,准备了一支近千人的军队来捍卫他的爱妾。没错,在花了远超出众所周知的赔偿金的价格贿赂昂堡公爵,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协调结果后,伯爵领主立刻迎娶了现在被赋予托斯莫玫瑰之称的妇人。而那妇人也是乐不思蜀,很快地就接受了自己的新角色。想想也是,商人之女、庄园主之妻,哪里比得上伯爵夫人的头衔(虽然是第二号)。一个知情知趣、情调高雅、身体健壮的贵族新丈夫,把因为殚精竭泽地经营和劳作而未老先衰的庄园主老公,甩开不止一、两条大街的距离。所以理论上来说,伯爵领主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妻子和名誉而战。 两支队伍,在昂堡南方的一处草原上打了第一仗。结果……不分胜负。双方兵力相似,武器装备相同,士气也是不相上下地低落。想想看,一帮农民,为了贵族老爷们下半身的幸福,要和隔了几百弗隆八辈子都没见过面的另一帮农民拼个你死我活,这怎么也提不起劲头来吧。至于雇佣兵,那是深知活着才能赚到钱,死了赚多少钱都是别人的道理的。以至于这场像械斗更像战斗的第一次玫瑰战争,伤亡数高达惊人的二十一人。死亡1人——在草丛行军的时候遭蛇咬,直接引发一整支百人队溃散,没能及时治疗而毒发身亡。其他二十个伤员,包括崴了脚、被丢来的石子砸破了头、长矛卡在树枝上别了胳膊,战后无一丧生。这里面要说没有多芬子爵和菲恩麦克劳克林的故意操作,恐怕就只能归咎于神意了。 据说,皇帝在听到多芬子爵对战斗的描述后,差点笑岔了气。 简单说,就是两伙人,都是十几天前才拿上武器披上盔甲,排着稀稀拉拉的队伍,面对面互相吼叫着、叱骂着,就是不往前走。唯一的打斗动作,就是矛杆对矛杆地用力敲击,直到一方手酸败下阵来为止。用刀的?你们到后面去当拉拉队罢。村子里为了争水械斗都是用长兵刃的,擀面杖之类的短兵只有女人才用。而且那明晃晃的刀刃,阴森森的血槽,看着有多瘆人啊。至于战斗双方的指挥能力,嗯,子爵和伯爵大致在伯仲之间。前面一个坐在马背上巴拉巴拉说了一段自己家族的光辉历史和这次私战的正义性,连他的老师也出来声泪俱下地痛诉了一番,然后大叫‘乡亲们啊,揍这帮勾引别人老婆的狗崽子’。后者没那么唠叨,就是挥了挥刀,吼了一嗓子‘都给我上,打赢了杀猪宰羊犒劳你们’。别说,战至平手伯爵的军队撤退的时候,队列就是要比对面的四散奔逃要整齐些。不过怨气冲天的伯爵最后没给他的士兵们吃肉,造成当夜半数军队当了逃兵,又比对方的表现差了不少。反正,这是个比烂的时代! 只是这么点动静,还不够皇帝发挥的。于是,多芬子爵出钱出力,打出真怒来的双方招朋唤友,第二次玫瑰战争在短短一个月后爆发了。这么快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上一次战争的主力,农民转职的士兵几乎毫发无伤,武器装备后来也多半在战场上捡了回来。所以只要补充些粮食,军队又能组织起来。这一次,打得比上次精彩。一个是人数多了,子爵哪里加上盟军总兵力两千五,伯爵毕竟财大气粗,凑了三千人;另一个是伤亡大,死了三十多个,甚至出现了一名男爵殒命沙场的惨痛教训(立功心切跑得太急,从马上摔下来扭断了脖子)。 ; 第十五章. 忌惮 ?说实话,玫瑰战争在战场上的实际损失并不大。但扛不住这些贵族私兵、雇佣兵一路的祸害啊!整个哈尔姆希卡德北部,在短短几个月的玫瑰战争期间,各地村庄粮食牲口被抢被偷的、女人被骚扰的,不下三百起。甚至还有数千名农夫被抽了壮丁,一路替贵族的军队搬运军需。春耕、夏收,还有沿途商业活动,都遭受致命打击。有些村子,甚至领主的人头税都支付不了,更别说土地租金了。包括因为上次调停没得到好处而站在一边看热闹的昂堡公爵在内,哈尔姆希卡德的大贵族势力终于觉得不能再纵容这些惹是生非的小字辈了。然而,他们的动作终究慢了皇帝一步。威廉姆十四世直接下令帝国法院介入这场未经国家同意的贵族私战,帝国法院也难得地高效率,‘恰好’在哈尔姆希卡德的巡回法官十天内就判决两名领主德行有亏,予以剥夺领地押赴敏塔阿玛多瑞斯就地看押的处分。 痴情伯爵和热血子爵当然不服气啦!本来打算发动第三次玫瑰战争的私兵,立时转而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自由不受帝国法院‘贪官污吏’的侵害。两人的亲朋好友团也是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以身为盾保护贵族领地的合法权益。他们显然小觑了皇帝的手段。剑门守卫,皇帝直属的一支约一千两百人的混编军团,包括长矛兵、弓弩手及少量轻骑兵,早就潜伏在皇族领地玛威堡。一得到贵族们企图武力反抗帝国法官的判决的消息,立即出兵击溃分散两地的私兵,将伯爵、子爵及他们的亲友一并拿下。要说正规军和贵族私兵的战斗力,那真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借着军威,以及哈尔姆希卡德饱受军队骚扰的民间对惹事贵族们的反感,帝国法院在皇帝暗示下扩大了打击面,将与事件有涉的十几名领主一并剥夺领地。而在议会,皇帝也是拉一派打一派的,使得哈尔姆希卡德的势力没能形成合力抵制这个判决。特别是这次打击并未牵涉到昂堡公爵等大领主,皇帝甚至还将涉案贵族被剥夺的部分利益,以赔偿当地兵乱造成的损失的名义分配给公爵等人,恰到好处地封了这些人的嘴。其中甚至还有以为这不过是皇帝帮他们对胡作非为的几个小辈略施惩戒的糊涂蛋呢。 最后,痴情伯爵和热血子爵,还有他们的十几家至亲好友,被凄凄惨惨地赶出了家园,一家子蜗居在敏塔阿玛多瑞斯临时购买的公寓里,成了他们以往所鄙视的无地贵族。那名妇人,托斯莫玫瑰,则被痴情伯爵的长辈当成厄运星赶了出去。失势的伯爵本人也没了心思搭理她,只派仆人送去一百多塞斯特的分手费。托斯莫子爵,和他那个自感愧疚而卖了庄园自我流放到敏塔阿玛多瑞斯的算学老师,在两次战争期间也听说了这女人喜兴厌旧的情形。所以女人在子爵府邸碰了一鼻子灰,还差点让忠心的女仆给挠破了脸。女人的娘家,则早就申明与她断绝关系。若不是多芬子爵有点看不过去,将她收留在北市街的一处产业,又替她找了个管账的生计,她恐怕只剩下卖身或者自杀两条路可选了。 不过这世道,好人未必是有好报的。 被打了一记闷棍的哈尔姆希卡德帮很快缓过神来了——不对啊!为了个女人,怎么可能引起这么大的事件来。先别说领地、人口的损失了,现在帝国各地对哈尔姆希卡德贵族的态度也是一边倒的谴责,简直成了无法无天的代名词。就连他们安插的一些官员,也开始表现得貌离神合了。连自家子弟都保不住的势力,似乎也不是那么可靠的样子。将玫瑰战争前后的情况联系到一起,他们立刻发现自己是被皇帝给坑了。谁让皇帝是这次事件的最大收益者呢!而从痴情伯爵和热血子爵那里询问来的消息,让他们把这个事的实际操作者,直接指向了皇帝之子(不,应该说是皇帝之犬,皇帝让他咬谁他就咬谁,毫无理性可言)马克西米利安多芬克里斯坦森。托斯莫玫瑰那个女人也被人悄悄询问了,她的证词立刻戳穿了多芬子爵对她旧情不忘以至于不惜挑起战争的谎言。不是为了情,那就是为了政治利益了。而政治斗争,向来是你死我活的。暗杀,也就成了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毕维斯,你觉得昂堡公爵参与这次的暗杀了吗?”皇帝有些不死心。 昂堡,是沿海岸而上经过鲸港,连接哈尔姆希卡德和北境守御使辖区的最短通道,军事、商业地位都极其重要。其他的道路,要么是必须翻越黑石山脉,要么是绕经野狼镇、努瓦雍等北方新拓地,都比较遥远且危险。昂堡公爵正式依靠此地积累的财力、物力,智力平平却能继续跻身与哈尔姆希卡德帮大佬的坐席之间。要是拿这次暗杀为借口,吞并了昂堡,整个哈尔姆希卡德从玛威堡以北,就都是皇家的势力范围了。 警务总监暗自叹了口气。这位皇帝,为了收权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陛下,昂堡是在哈姆斯堡皇朝时代就从皇帝直领被分封出去的,距今已有几百年了。” 皇帝微微一愕,迅即明白了。姆格楞伯爵不是指昂堡离开皇族的控制时间太长了。他的隐台词是——除非皇帝有办法让现在的昂堡公爵一系彻底绝嗣,否则即使现在威廉姆十四世强硬地收回昂堡,名不正言不顺之下,难保他的后代压力之下不会再把它分封出去。偏偏这一代的昂堡公爵贪财无能,身为男性的能力倒是颇为出众,合法子嗣和已知的私生子加起来足有十二、三名。要对付他这样的家族,非要动用血洗、鸡犬不留之类的残暴手段了。威廉姆十四世可没有挂上暴君的头衔,两、三年内就被人赶下宝座的打算。 “据我和我最核心的几名幕僚分析。”警务总监见皇帝的心境有所平缓,便继续劝说道:“这些人,姑且称之为因为托斯莫玫瑰事件受了刺激的一伙人,他们只是想借暗杀皇子来向您表达自己的怨气。至于暗杀是否成功,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正如您所言,甚至还有可能是想借此试探您的底线。要是陛下继续采取激进手段……。” 皇帝冷哼一声。“要是我继续打压他们,他们派出的刺客,是不是会把弩弓指向我了?” 警务总监低下头,露出一脸惶恐的表情。 “他们断然不敢如此对待至高无上的您。但是,在帝国政务上拖后腿,隐瞒、拖欠各类税收,让家族有才干的子弟拒绝为您和帝国服务,这些事他们还是做的出来的。若真得到这地步,那就是杀人一千自伤八百的局面,想必陛下因此而不会义气从事的罢。” 皇帝压低嗓门突兀地问了一句。“毕维斯,是不是有人到你这里打过招呼了?” 警务总监从口袋里拿出一条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陛下,您是以帝国皇帝的名义,还是以多芬子爵的父亲的名义问这件事?” “有区别吗?” “如果是前者,我只能说——绝无此事。如果是后者……,的确有一封信丢在我家的门口。信上说,对子爵的刺杀只是个误会,今后绝对不会再次发生。也希望子爵和他的家人不要太过追究。” 沉默半晌,威廉姆十四世伸出收来轻拍亲信大臣的肩膀。 “毕维斯,这些年真是难为你了。一个堂堂军人,却要你做这些苟且的事。我理解你的难处,也体会到你的担忧。你放心大胆去做,我是不会辜负你的。” 警务总监深鞠一躬,然后在皇帝恢复了冷漠的面容前,缓缓退出房间。在身后门关上的那一刻,他深深地吁了口气——总算办成了! 政治就是那么微妙。皇帝坑了哈尔姆希卡德的贵族,贵族暗杀皇子以做报复。暗杀不成,暗杀的策划者就通过他寻求与皇帝的妥协。当然,这不是一封信就能说明白的,对方派出的人更是警务总监的他都不敢得罪的。他知道,不管多芬子爵死还是伤,他们都会找到他作为传话人。谁让姆格楞伯爵是皇帝最信任的死党呢。全身刻满皇党印记的他,没理由拒绝这个委托。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皇帝和领主们撕破脸皮展开决战?要放在二、三十年前,毕维斯冯姆格楞或许就怂恿威廉姆皇帝干了。可现在,无论是他还是皇帝,都有了太多顾虑以至于下不了这样的决心。眼下的阶段,皇帝得了好处——吞并被剥夺的领地,哈尔姆希卡德的贵族则显示了他们的实力和决心——能招募到五个死士在敏塔阿玛多瑞斯最热闹的街区向一个皇族下手,肯定也具有刺杀皇位继承人乃至皇帝本人的能力。帝国历史上无能的皇帝比比皆是,威廉姆十四世算是其中较有为的一个了。但即使是他,也至多是维持皇帝与贵族,更准确地说,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平衡。别的不说,单是剑门守卫未经允许便穿越多个领主辖区的事实,就是个很容易招致攻讦的话柄。若是哈尔姆希卡德帮的贵族以此为借口,煽动地方领主质疑并进而在议会通过剥夺皇家军队在帝国境内自主通行权的法律,即便是短期内的惩罚性措施,都必然会极大削弱皇帝对地方的威慑力。因此,在双方还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阶段,息战无疑是最佳选择。 凡人的战争,或是为了生存空间,或是为了繁衍的权利,他们可能杀死对方,也可能杀死自己,甚至可能杀死对方的同时害死自己。但他们也常常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理由,曾经的友谊、相互的忌惮、血缘关系中微不足道的一点交集、莫名奇妙的惺惺相惜(许多甚至发生在同性别之间),而放弃战斗。对于那些远远超出愚笨无知的凡人的存在,战争可以有暂时的退却、可以有飞蛾扑火的湮灭,却从没有妥协。 “很准确的……注释。” 寄居在诺阿强大精神领域的女孩,不知为何想起之前的那段话。好像是一个朋友也可能是敌人的家伙说的,在她走向注定灭亡的最后一战的前一刻。 “果然,那个自称以毕尔(yibiel)的天使那天不是来重申停战协议的,而是为了这个陷阱而特意迷惑我们的。” 她此时又具有了独立的感知能力。因为她的寄居者,自称诺阿路德维希豪斯维尔的高阶术士,因为藏身于锻造者的陷阱而被击碎了身体。相对保存完好的下半身,一部分凄惨地瘫在湿滑的岩石表面,另一部分被倒霉地炸到了岩墙上。至于上半身,完全成了一团溅射得到处都是的肉片。 只是几分钟前,暗龙神的术士还用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法术,停滞了身躯足有两层楼,全身覆盖钢铁铠甲,拥有元素、空间魔法,古代术士与矮人合作所制造的魔法生物——锻造者。他所借助的,是锻造者用空间切割法术营造秘密巢穴的类似技巧。魔法生物使自己的居所永远处于部分在正常空间,部分漂移到其他空间的状态,因而难以被人发现。同时它的本体又能在两个空间自由转移,灵活躲避敌人的攻击。术士诺阿在巢穴的一些地方设置了锚点,锚点又由化身为链状的黑雾,与锻造者的本体连接在一起。当锚点被注入魔力,便触发了巢穴的保护机制。锚点所在区域开始空间转换,空间属性由锚点、黑雾扩散到锻造者。锻造者可以整体进行空间转移,却没办法让身体的各部分同时位于不同的空间,除非它愿意让自己被扯得四分五裂。它的逻辑回路也从没处理过如此复杂的情况,暂时陷入锁循环的状态。 诺阿简单地解释了他所使用的技巧。重新聚集到一起的探险队成员中,多数都对此表示钦佩。 “机器就是机器,再精密也无法应对如此复杂的状况。”水镜术士摇了摇头,觉得有些可惜。 伦纳德却感叹道:“能操纵空间魔法的机器,若不是亲眼看到,我连想都不敢想呢。还能苛求什么呢?” 当然,除了感慨的,还有人毫无风度地哭闹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家宝……我的家宝啊,你们到底把它怎么了?”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满脸沮丧的努瓦雍伯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