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直男养娃日常[穿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直男养娃日常[穿书]: 第116章

    封父倒是愣了,开始低下头很认真地思考这个道理。
    他想起从前妻子吵架时候经常说的话——
    “你根本就不懂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有那么多的长辈对她怎么养孩子指手画脚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其实他当时真不懂,觉得有人帮忙自己清闲点不好吗,但看到现在他也清闲不下去,他感觉封长泽实在是被养得太娇惯了。
    现在想来他妻子当时可能也很痛苦吧,不过他不理解,还总觉得妻子无理取闹,两个人最终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那边曲由带着小米奇溜了一圈回来,看到骆逸在跟封父聊天,就带着小米奇走过去问骆逸:“在聊什么?”
    骆逸一本正经地回答:“育儿经。”
    曲由就笑了,没想到骆逸有天也会跟别人一起讨论育儿经,还是跟主角的父亲讨论。
    看主角的父亲一脸沉思,好像骆逸真的说了什么似的。
    片刻后封父忽然问:“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孩子不要交给隔辈带比较好?”
    曲由点头:“那当然了,人年纪越大越心软,隔辈带的肯定不好,非常明显地管不动。”
    封父闷不吭声不说话了,曲由则表示震惊。
    难道他这只小蝴蝶还能煽动翅膀,影响到封长泽未来的命运?
    这个时候有早教老师出来说可以进教室准备上课了,第一堂课是二十分钟,需要一位家长陪同。
    骆逸有非常清醒地自我认知:“我不行,你来吧。”
    曲由抱起小米奇,慢慢走进教室,身边是终于不哭了的封长泽和他父亲。
    一起在教室里上课的大约有六个宝宝六个家长,教室前面站着一位老师,手拿教具在说话。
    这里面有来过几次明显年龄稍微大点的宝宝,都安静地站在自己家长旁边,整个教室里真的有种类似要上课的感觉。
    曲由随大流盘膝坐下,让小米奇站在自己面前安静听课。
    小米奇在曲由身前面站了片刻后,好像是感觉不耐烦,要到处走,曲由试着拉,结果看到隔壁的一个小孩子已经在教室里跑着玩了。
    老师此时走过来告诉他:“新来的小朋友都是这样的,刚来的时候看什么都新鲜,喜欢到处走,这个时候可以不用阻止他们,让他们自己看就好。”
    曲由干脆就重新站起来陪在小米奇身边。
    小米奇兴奋地在教室走,摸摸墙壁上的壁纸,再摸摸另外一边的一排柜子,什么都觉得非常好奇。
    曲由在小米奇走的时候悄悄看了眼封长泽,嘿呦喂,还一直要抱呢。
    当父亲的很心累,不想抱着封长泽,之后小孩又在哭闹会影响其他小孩,只能站起来抱着封长泽看。
    早教课很快就开始,所有小朋友跟家长都坐成一排,小朋友坐在家长的前面,曲由也拉着小米奇走到一排的边缘。
    这次不知道是不是看到小伙伴们都坐成了一排,小米奇就没有反对这个姿势,走到曲由前面。
    曲由原本以为他要站着,就从后面扶着小米奇的腰帮忙固定,结果小米奇走到曲由身边,背对着曲由,居然一点点,慢慢地,一屁股坐下来了。
    曲由愣了下,之后就看到小米奇似乎是觉得第一次坐的角度不太好,又站起来调整了个角度,重新一屁股坐下,之后就在曲由面前扎根了。
    而且,小米奇坐下的动作越来越娴熟,好像非常擅长这样似的。
    曲由看着看着忽然就笑了。
    果然是学会走了以后就会嫌弃走路太累,想坐下。
    小米奇现在就处于已经学会走路之后觉得走路太累,要坐在地上歇歇,摆烂的姿势。
    小米奇终于从一个不知疲倦的运动健将,变成了一个要摆烂的小宝宝。
    老师很快就开始上课,让每个人做自我介绍,曲由随大流地做了,还带着小米奇挥手打招呼。
    小米奇抿着嘴巴挥着小手,好像是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但也就跟着做了。
    之后就是集体去拿教具。
    年纪大一些,上过的小宝宝们都一个个主动走到教具盒子旁边,挑选属于自己的教具。
    曲由在小米奇耳边说:“小米奇,你也应该去拿个教具,走,我们一起。”
    小米奇不知道听懂了没,还是看着所有人都往那个盒子那边走,觉得新鲜好玩,就顺着其他小宝宝的方向也一起走了过去。
    盒子里的教具都是有富裕的,小米奇拿起其中一个仔细看了看,之后又放回去,再拿起另外一个,又开始玩他最喜欢的拿出来放进去小游戏,乐此不疲。
    曲由试着把小米奇抱回到原位置,结果小米奇不仅不乐意,甚至还会喊叫,曲由怕影响到其他人上课,就没有再试图纠正小米奇了。
    他们身边的老师已经开始继续上课,估计对小宝宝不配合这件事情已经司空见惯,知道这么小的宝宝来就是体验就是玩的,并不打算真的做什么早教。
    于是小米奇在教具盒子这边玩得很开心。
    片刻后,有另外一个小宝宝吭哧吭哧,一摇一晃地走过来,对方走路的姿势不太稳当,容易往前倾,看着像那种没学过爬就直接学习走路的小宝宝——
    封长泽。
    对,此时的封长泽还走不稳当,老父亲跟在后面扶了好几次才走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