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小说

潜伏在女帝宫廷的假太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潜伏在女帝宫廷的假太监: 第76章 东部防线

    "陛下,微臣以为,先赐予金银府邸,其他待日后决定。
    "
    殷无霜微微挑眉:"上官大人是否认为,白将军不应受封爵位?"
    "微臣不敢有此意,只是当前朝局尚不稳定,周边国家虎视眈眈,北燕内乱不止,吴王殿下大军至今音信全无!若此时大肆表彰白将军,恐怕会彻底触怒那些老臣,一旦他们勾结他国,趁机侵犯大商,后果将难以承受!"
    上官木言辞委婉。
    如今的大商,已引起其他国家的警觉。
    短时间内,西域、北地草原和戎狄相继平定,显露出大商国力的显着提升。
    前几天,梁国、南齐、姜吴三国联合发表讨伐文书,指责北燕国君失道,企图南下攻灭南齐,列举了北燕的诸多罪行。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欲加之罪,三国显然打算联合北方胡人及东凉国瓜分北燕。
    而北燕,是殷皇族最后的诸侯国。
    灭掉北燕后,无人敢保证各国联军不会趁机西进,侵犯大商。
    这些道理,殷无霜心知肚明。
    但治理朝政需审时度势,既不可急躁,也不能轻忽。
    目前只能等待上官木选拔九部官员,稳定朝局,再对付那些老臣。
    恍惚间,殷无霜感到烦躁,关键在于可用之人太少。
    最让她忧虑的是吴锋,已经半个多月没有消息,最后一次收到的奏报,仍是派遣白华征讨戎狄。
    "吴王那边的情况究竟如何?你们是否已经派人去查明了?”
    上官木察觉到殷无霜话题的转变,意识到他的计策已被采纳。
    "陛下,东北的山林不同于其他地域,那里地势错综复杂,且远离大商,无法派遣人手前往啊!"
    殷无霜轻轻一叹,努力平息内心的动荡。
    "通知皇后,月宴不必筹备了。
    白将军一旦归来,立刻让他到御书房见我。
    "
    正交谈间,一位千羽卫匆忙闯入。
    "陛下,北燕传来紧急情报,是从东部边境传来的!"
    殷无霜立刻起身:"有何消息?快讲!"
    千羽卫不敢耽误,迅速展开奏章。
    "梁国和姜吴的大军突然出现在北燕境内,北燕的各个要塞、城池几乎悉数失守,各地将领官员纷纷投降。
    目前仅剩蓟城一座孤城未被攻克。
    "
    殷无霜的瞳孔瞬间放大。
    "照此看来,北燕已亡国了吗?有关吴王殿下的消息呢?他们是否进入了北燕境内?"
    千羽卫摇摇头,翻到最后两页奏章。
    "蓟城被近百万大军围困,有传言称北燕大将军乐承十日前中箭身亡,如今领军守城的似乎是乐承将军之子乐盛。
    "
    殷无霜的呼吸变得急促,那可是百万雄师,大商的所有军队加起来也达不到这个数目。
    一旦北燕沦陷,百万大军掉头西进,大商将面临巨大危机。
    "你说守城的是乐盛!"殷无霜扶额:"如果我没记错,乐盛今年才十七八岁,比我小两岁,让一个孩子承担蓟城的安危,怎么可能守住?"
    上官木也被这份情报震惊,但他很快恢复了冷静。
    "陛下,看样子白将军回朝后不能久居朝中,应立即让他带领皇城九镇兵马前往东部边境,加强防御!"
    殷无霜调整呼吸,尽力保持镇定。
    大商与北燕本是同宗皇族,两国边界并无严密的防线。
    以往只是象征性地派遣数千士兵驻守,有时甚至不足数百。
    如今北燕危在旦夕,很可能波及大商,只能派遣大军前往。
    上官木的建议是最优解,那些老臣若想制造麻烦,只能从九镇兵马中抽调人手。
    此刻将这些人调往边境,他便能名正言顺地调动龙田大营的兵马前往皇城。
    "准奏!"殷无霜果断同意:"此外,北方的威胁已解除,无需驻扎大量兵力,命令他们留下三千守卫,其余全部前往东部边境。
    "
    上官木立刻明白,殷无霜是要把所有可能被老臣调动的兵马都调往东边,交给白华指挥。
    "遵命,微臣这就去安排。
    "
    "等等!"尹无霜忽然喊住上官木:"你亲自告诉白华,东部边疆的所有军队都交给他全权指挥,违抗命令者,不论身份,立即处决。
    "
    上官木略显惊讶,看来尹无霜打算借此机会进行一场大整顿。
    他心神微晃,眼前的这位大商皇帝,愈发展现出帝王的威严。
    "臣遵命!"
    这段时间,各国密探在北燕周边频繁活动,试图刺探军情。
    尽管大商在短时间内取得惊人的战绩,但对那些诸侯国来说,大商征服的区域不过是贫瘠之地。
    北燕却是货真价实的诸侯国!
    假如北燕真的覆灭,那它将成为天下十九国中第一个被消灭的诸侯。
    这对全局的影响不可小觑。
    十日匆匆流逝,大商东部边境涌现许多坚固的临时营地。
    各地兵马陆续抵达,短短时日,这里汇集了整整四十万雄师,几乎占大商全国兵力的一半。
    白华首次统领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行事格外谨慎。
    他一到此地,便下令建造营地,储备粮草,派出大量侦察骑兵。
    白华凝视地图,心中对乐盛生出几分敬意:"乐盛究竟是何方神圣?蓟城仅有七八万老弱病残,他竟能在百万大军围攻下坚守二十多天。
    "
    营帐中的将领们也对乐盛赞誉有加。
    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在危急关头受命,竟能做到如此,让在场的将军们都自愧不如。
    若是他们面对这样的绝境,恐怕撑不过两天,城池就会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