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第50节

    声音浑厚,带着无尽的霸气在殿中回响。
    殿中戒备的侍卫听到这声音,腰杆下意识挺直,看向鳌拜的眼神更加戒备。
    太皇太后:“鳌拜,看你这样子,你还是不想认命吗?”
    鳌拜抬头,挤出苦笑,“有索尼牵头,遏必隆也站在您那边,恐怕奴才并无翻身之术。”
    太皇太后抿了抿嘴,“鳌拜,你不必如此,你是三朝老臣,曾经护卫哀家和福临,哀家不会让人取了你的性命。”
    听她说起顺治帝,鳌拜瞳孔一颤,呆了片刻,最终两行浊泪流出,“奴才有愧先皇!”
    当年皇太极去世,多尔衮摄政,不说顺治帝过得提心吊胆,他们这些忠于顺治帝的人同样不好过,自己和正白旗的仇也是从那时积攒下来的。
    太皇太后知道鳌拜的性子,也念他的情。
    整个多尔衮摄政期间,索尼、鳌拜等镶黄旗、正黄旗的将领都收到迫害,许多人迫于无奈,投奔了多尔衮,趋利避害也情有可原,可是鳌拜一直忠于顺治帝,多次受到打压和迫害。
    太皇太后看他这样子,也用手帕沾了沾湿润的眼角。
    鳌拜情绪平复后,自嘲道:“奴才在来之前,原想着见了您后,让您看看奴才那些年征战沙场留下的一身伤疤,现在奴才却是无脸见您了!”
    “鳌拜,你的功哀家和皇帝都记在心头,但是过也是一样,闹到今天这个地步,实在是情非得已,你莫要怨皇上,要怨就怨哀家吧。”太皇太后叹息道。
    鳌拜跪在下方不语,不知道想什么。
    ……
    在鳌拜被擒的时候,京城实行了戒严,不止紫禁城,整个京城都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佟安宁也感受到这个氛围,佟府的两个老爷早出晚归,她就是想打听事情,也找不到人。
    通过外出采购下人之间的议论,她才知道原来是鳌拜居然被抓了。
    她倒吸一口凉气,话说历史上鳌拜是这个时候被抓的吗?
    是谁主事?
    她记得历史上康熙擒鳌拜的时候,索尼病死,苏克萨哈被杀,遏必隆和鳌拜沆瀣一气。
    现在除了遏必隆和鳌拜,其他两个还获得好好的,总不能还让一个小皇帝动手吧。
    还有,现在提前处理鳌拜,能不能成功?
    京城的戒严持续了三天后,终于解封了!
    佟安宁也从佟国维那里得知怎么回事。
    议政王大臣会议上,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发难鳌拜,三打一,外加一堆侍卫,将鳌拜拿下了,现在鳌拜的府邸已经被封了,族人皆被下狱,达福的妻子纳喇氏被接回了苏克萨哈府。
    ……
    五月,朝廷终于确定对鳌拜的处置,表示虽然鳌拜罪大恶极,念其往日功绩,最终将其革职,没收家产并且拘禁在府里,而且对其家人也没有多少处置,仅仅是砍了他的两个养子和一个侄子。
    和鳌拜过往对待他人不是株连就是灭九族的做法,简直称之为仁善了。
    但是对其党羽,则是没有这么宽宥了,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是鳌拜的从党,全部处决,至于名单,由佟国维提供。
    没等康熙终于松口气,高兴几天,六月下旬,辅臣大臣索尼病危,康熙亲自带着皇后赫舍里氏亲临府邸看望。
    对于索尼这个辅臣大臣,他是感激的,如果不是他帮忙,鳌拜绝对不会如此轻易除掉。
    临死前,索尼最后一次上呈奏折,请康熙亲政天下,康熙痛哭流涕,褒赞索尼忠心为国。
    慈宁宫的太皇太后得知索尼病逝,也是唏嘘,同时暗自庆幸,在年初就将鳌拜给除了。
    否则若是索尼病逝,恐怕会让鳌拜重新崛起,一家独大。
    “苏茉儿!”太皇太后喊道。
    苏麻喇姑上前,“主子!”
    太皇太后:“索尼走了,你代我去送他一程,顺便安慰府中其他人。”
    至于索尼身上的爵位,大概是察觉自己时日无多,两月前,索尼就上奏定了继承人选,让第五子心裕袭替,索尼虽然看重索额图,奈何对方不是他的嫡子。
    索尼病逝后,京城的有名有姓的各家都派人去看望,没看到皇上和皇后都过去了吗?他们能敢怠慢吗?
    而且就算赫舍里一族没了索尼,可是宫里还有一个中宫皇后,听说可是索尼亲自教导出来的。
    ……
    等到索尼葬礼结束后,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联合上奏,请康熙遵循先帝顺治十四岁亲政的先例,恭请十四岁的康熙亲政。
    朝堂上,苏克萨哈一把鼻涕一把泪,声音恳切道:“皇上,索尼大人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就是您亲政啊!”
    康熙听他提起索尼,想起老臣病榻前对自己的期待,也是眼圈泛红。
    遏必隆看着哭的甚为伤心,仿佛死了爹一般的苏克萨哈,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苏克萨哈这家伙惯会见风使舵,先帝爷时,看摄政王多尔衮情况不对,立马背叛多尔衮投奔先帝爷,这才得了辅臣大臣的位置,真不怪鳌拜讨厌这家伙,实际上他们都讨厌苏克萨哈。
    “皇上,苏克萨哈说得对,请您亲政!”遏必隆同样走出来,跪在场中。
    有了他两人带头,其他亲王贝勒接连出来,然后是文武大臣,佟国维混在第二波的人群里。
    不是他不想出风头,也不是他不忠心。
    要说这太和殿中,论对康熙的忠心,他佟国维可以排进前三,奈何地位不高。
    奏请皇上亲政这事,只有两个辅政大臣有资格牵头,他们是受先帝爷临终托付,如果由他先出来奏请,风头是出了,可是坏了规矩,还和同僚有了嫌隙,再说也没有这个效果。
    康熙坐在金座上,俯视下方跪伏在地的文武百官,内心汹涌澎湃,他此时比何时都明白自己帝王的身份,他瞳孔微颤,强压着激动,“众卿所托,朕不可辜负!”
    满朝文武闻言,再次叩拜,“皇上英明!”
    ……
    除了将鳌拜的危险消除后,康熙还有另外一件喜事。
    九月二十日,康熙的第一个儿子承瑞出生了,不得不说,这个孩子出生的时机很好,皇上将要亲政,而是朝廷局势稳定,还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
    许多人感慨,如果不是生母马佳氏出身低,这个皇子可以说是无短板了,就不知道皇后能不能容下这个皇子了。
    孩子的出生更是向朝堂和世人宣告,他们的皇帝已经长大了,原先大婚如果尚且不能证明,但是现在长子都有了,他们皇帝是个男人了。
    佟安宁听说康熙当了父亲时,神情有些恍惚,时间过得真快,康熙居然当爹了。
    她记得这个马佳氏就是之后的荣妃吧,生的几个孩子都没有留下,第一个好像很早都夭折了,不知道是因为生母生育年龄太小,还是某些阴谋,
    ……
    十月,紫禁城举行了亲政大典,康熙登临太和殿,昭告天下,他要开始亲政了。
    现在索尼病死、鳌拜被拘,康熙的亲政是名副其实的。
    为了表达自己的激动,他决定将每日的休息时间减少一个时辰,用来处理国家大事。
    听闻这消息的佟安宁:……
    真不愧是未来的康熙大帝,这么小就对自己这么狠。
    佟安宁忽然有个疑惑,康熙不会因为太勤快,个子长不高了吧。
    因为他的个头蹿的速度,就是比身边人慢根据现代科学,缺少睡眠,就是不利于长高!
    想到这里,她就给康熙写了封信。
    大致意思是【皇上,你悠着点,小心因为休息少,长成矮麻子。】
    ……
    接到信后,原先因为功课有些困顿的康熙瞬间清醒了,阴沉沉道:“佟!安!宁!”
    听到这熟悉的语调,梁九功一下子精神了,满脸堆笑地靠近康熙,“皇上,格格又怎么惹到您了!”
    康熙脸上一阵扭曲:“她诅咒朕未来长成矮麻子!”他脸上就一点痘印,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她居然还喊自己麻子。
    “嗯?皇上……这……艾玛子是什么意思?”梁九功想破脑袋,不明白为什么这东西会让皇上生气!
    康熙气呼呼地在纸上写了这三个字。
    梁九功一瞅,顿时明白了,立马板着脸,“佟格格真是太过分了!怎么能这样说皇上呢!”
    “她是你能说的吗?”康熙闻言淡淡地睥了他一眼。
    “额嘿嘿……奴才这不是糊涂了吗?”梁九功尬笑着轻手给了自己一巴掌,同时暗自在心里头划重点,以后千万不要说佟格格的坏话,“你看奴才这张嘴,依奴才看,佟格格就是担心皇上你休息不好,影响龙体。”
    佟格格以前也说过皇上个头这件事,当时是因为震惊皇上早上起床时间,他往这边猜应该不错。
    “嗯,不错,她就是劝朕好好休息,说什么身体是事业的本钱,没了本钱再多的雄心壮志都白干!啧啧,她都是从哪里看到的这些东西,朕也算是博览群书,怎么就没有印象。”康熙用墨将字涂黑了,然后将纸扔到一旁。
    “嘿嘿,奴才真猜对了,皇上不如听格格的话,休息一下。”梁九功小心劝道。
    作为康熙身边伺候的奴才,比起学问,当然更关心他的身体,如果皇上的身体因为操劳出现问题,第一个挨训受罚的是他们这些奴才,太皇太后可不会估计他们是皇上身边人而手下留情。
    康熙闻言,迟疑了片刻,还是离开了御桌,他担心自己看到桌上的奏折会不自觉地拿起来看。
    梁九功躬身走到他身边,“皇上,您是睡一会儿,还是出去逛逛,佟格格说,干活久了,多看看大树小草,可以缓解眼睛疲劳,也能让人心情愉快。”
    现在是秋日,外面天高气爽,凉爽不已,正是逛风景的好季节。
    康熙想了想,“那就去御花园逛一下吧!”
    “好嘞!奴才让人准备御辇。”梁九功闻言,连忙笑着退下了。
    第35章
    康熙的御辇很快到了御花园。
    御花园中许多花草树木都换上了新衣,花园中仿佛打翻了调色盘似的,金色的、褐色的、粉红、桃红、湖蓝、深绿……和春夏不同,那时是百花争艳,现在反而叶子是主角,在初冬来临之前,用不一样的自己展现姿态。
    时间就是一个轮回,鳌拜退场,索尼病逝,剩下的就是他的主场了。
    康熙捡了一片褐色的枫叶,打算回去做书签,他记得佟安宁来信说,和弟弟妹妹一起做了好多书签。
    但是,自己将佟府送的盒子翻了个底朝天,一片叶子都没有找到。
    等到他做好以后,也要告诉某人,但是就不给她。
    就在康熙走神之际,忽然梁九功上前禀告道:“皇上,钟粹宫的庶妃马佳氏带着人往这边过来了。”
    自从皇上大婚以后,后宫有了人就热闹了,虽然那些主子娘娘年岁都尚小,可是耍起花样来,那可比戏文里还多,送吃的、送用的、偶遇、打听皇上的行踪、欲擒故纵、贿赂皇上身边的人,他作为大总管,自然得到的赏赐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