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秦帝国风云: 6、郑国服了

    且说郑国听闻李斯得手,虽然有一些心理准备,也不免兔死狐悲、心如刀绞。万念俱灰下,竟冲那狱中壁上,一头撞去!
    郑国头破血流、昏厥过去,幸亏狱卒发现的早,急唤来医生救治,方捡回一条命。
    郑国却从此大病一场,发烧不退。
    他又沉默寡言、茶饭不思,凭怎么劝说,也不听不闻。高大的身躯,竟瘦下来不少。
    这日里,郑国昏沉沉躺在榻上,睁眼却看到李斯坐在旁边。
    那李斯正手捧郑国写的《河图志》,悉心地查看。
    “嗯,此法甚妙!---确是呕心沥血之作----”
    “好,-----这河渠之道,关系天下生民祸福,殊为紧要呀----”
    听着李斯自言自语的点评,郑国神情复杂地凝视着李斯,心里很不是滋味。
    李斯发觉:哦,先生醒来了-----
    郑国转过脸,背对着李斯。
    李斯笑道:先町?,?新愈,李斯嘱咐下人,特意给先生熬制了鸡汤,滋补身体。先生还是趁热喝几口吧-----
    郑国拒绝:不吃!----
    李斯:可惜呀,可惜,天下这样一本好书,竟没有用了-----还是烧了吧!---
    李斯说罢,竟手捧简牍,似要将其投入炉火中。
    郑国急转身,劈手从李斯手里抢过那简牍,怒视着李斯。
    李斯两手一摊,耸耸肩膀:
    “先生的手下,不慎让李斯给灭了。----先生不吃饭,不肯降服,最后不是饿死、就是被杀!那河渠修了十年,没人规划,最后还是要废弃,秦国多了一条深沟而已。先生你呢?百无一用,这书又没几个人能看懂,那还留它作甚?-----
    郑国抚摸着简牍,无言以对。
    李斯乘热打铁:凡天下之人,当遵循天道,顺应权变。先生敬仰大禹,开凿河川,以造福万民为己任。可先生又恨秦国欺凌母国,来秦修造河渠的目的有二:1、靡费秦国资财、牵制大量劳力,消耗秦国国力。、侦查秦国情报,效忠报国。这些,先生都做到了啊!
    然夏商周以来,天下聚散,诚不知几何?!华夏中土,诸侯割据,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今秦国承周命,虎踞关西,威慑诸侯。即使有日能兼并天下,难道这不是光复华夏的千秋伟业吗?
    这是天时、天命啊,“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国家亦如此!
    汝观秦人,尊王淳朴、骁勇好争,尚公斗而不尚私斗,它具备一统华夏的条件。无论天是否降大任于秦国,华夏最终都会一统。即使不是秦国,也必是其他国家!
    但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楚国、赵国、齐国、魏国---统一华夏,都不会是韩国或卫国?
    为何?卫国方圆不过百里,国势太弱!韩国夹在秦、赵、魏三国中间,战略地位重要,但形势最为险恶,最后亡国,不过是须臾之间的事情!
    这些,先生能管得了吗?
    顺天则生,逆天则死。人生苦短,我们为何不去做一些于己有利,为万民有利的事情呢?
    郑国感叹,似有所动。
    李斯喊一声:汝等进来吧!-----
    三个宫人手捧托盘,来到近前。
    一个盘中,放置的是折叠齐整的官服。另一个盘中,是一枚闪亮的镶金铜封印。
    第三个宫人展开御旨宣读:依李斯所请,王命郑国为河乡候,继续总领河渠事宜,造福万民。所开凿河渠,以郑国之名称之。------钦此!
    郑国惊讶万分,缓缓地爬起来,匍匐跪倒:罪臣郑国,接旨--------
    李斯搀扶起泪流满面的郑国,紧紧握住他的手:这就对了嘛!人世间又多了一条,福佑苍生的河渠啊!-----那汗青里面,定会永远记下汝的名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