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我当女首辅,公主做女帝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我当女首辅,公主做女帝: 第291章

    一群人站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你拉着他, 他拉着他, 三五成群, 谁都说服不了谁,这绝对不是在商量, 这就是在吵架!
    “他们这样要多久才能商量出一个结果?”
    沈灼灼站在谢秋莳身旁,小声同谢秋莳说着,若不是谢秋莳耳朵好使,估计她啥也听不见。
    在场没有激情对他人抒发自身想法的人,只有三个,上官文、沈灼灼和谢秋莳。
    没人敢拉着上官文瞎嚷嚷,谢秋莳同理,而沈灼灼身边没人,纯粹是因为她站得离谢秋莳很近,算是沾了谢秋莳的光。
    “很快的,只要不动手就行。”
    上官文不想管理的场面,就是这么混乱,别以为成为国家顶级高官,就能心平气和,在袅袅茶烟中,轻描淡写地决定帝国未来的走向,那是在做梦!
    也就是众臣刚刚经过明成帝时期,还处于重文轻武的环境里没有转换过来,他们要是适应了新朝,那就是朝臣风气往前二十年,回到明成帝他爹在的时候,朝臣商量国事,一言不合当场大打出手,用拳头来说服对方。
    习惯就好了。
    沈灼灼看谢秋莳一脸兴味地看戏,就知道情况还在谢秋莳预料之内,并没有出现无法控制的场面,便也跟着放下心来,准备看戏。
    上官文无奈向谢秋莳看了一眼,见这位年轻的皇帝此刻毫不掩饰,摆明要看热闹,实在是让他头疼。
    有时候他会担心一个守成的皇帝,会让整个国家走向腐败的深渊,例如明成帝,明成帝在位的时候,他很少看见这样的场面,因为明成帝从来很少对大庄的现状做出什么修改,偶尔有动作,针对的都是远在天边的边关军,他哪儿能看见这种朝臣吵得面红耳赤的画面啊?
    那个时候上官文也想过,明成帝做点儿什么事吧,别眼睁睁看着大庄越来越差。
    现在上来一个确实会做事的新皇,他又开始心塞了,他很想求求新皇,少做点儿事情吧,让朝臣过一天安生日子,每天一个新剧目,实在是累人。
    偏偏无论是对着明成帝,还是对着新皇,他都没办法开口劝。
    “诸位且静静!”
    上官文见这群相公吵起来没完没了,有人已经开始撸袖子了,赶紧站出来制止他们继续吵架,情绪上头。
    真要是当着皇帝的面打起来,那可真是帝国笑话了。
    上官文的威望还是挺高,身为首辅,他的话,丞相们还是会听一耳朵的,他们压住脾气,看向上官文,等着首辅发表他的看法。
    谢秋莳也看过去,她想知道,这位上官首辅,是支持她迁都,还是不支持?
    支持的话,多半是看清楚她的双重目的了,不支持的话,那就是在国家和家族面前,他选择了后者,想要保住上官家的地位。
    周家到现在,已经接近是半隐退状态了,在朝堂上的周家人,往往不会发表任何自己的看法,大多数时间,就当一个透明背景板,身为外戚的周家如此低调,世家第一的位置自然就空了出来。
    世家需要一个领头人,在上官家、长孙家两家之间,势必要出一个,上官文会想要帮助家族更进一步吗?
    “迁都一事,有利有弊,弊端正如诸位所说,耗费过量财力物力人力,并且永安所处之地是一片平原,无天险可守,蛮国铁蹄入境如如无人之地,太过危险。”
    听到这儿,不赞成迁都的官员表情好看了些,那些支持的则有些难看,不过大家都还耐得住性子,等上官文接着说。
    既然说有利有弊,那么在说完弊端后,就该说说有利之处了。
    “但是永安确实位置更为居中,无论是去往何处都更加方便,路途平坦则更有利于官路铺建,运送货物粮食,都更加容易,有政令想要传遍天下,也更为快捷。西南越国土地肥沃,都城在京城,那些肥沃的土地,属于越国,都城在永安,那些可以一年三熟的土地,则属于我大庄!”
    这下轮到那些支持迁都的官员喜笑颜开了,上官文将迁都的有利之处放到后面讲,显然他内心是支持迁都的。
    “诸位,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了一年三熟的土地,迁都,究竟值不值得。”
    上官文自然看出了谢秋莳的阳谋,她这也是为了削减世家的实力,但他能在这里说吗?肯定不行!
    私下里,其实上官文也不想说。
    世家大族的昌盛,一直以来,好像都是论历史和底蕴,似乎历史越悠久,底蕴越厚重,世家大族的力量就越强大。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上官文自己是一个大世家的家主,他还是一国首辅,他的眼界并非常人能比得上,这么多年来,他看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对于世家的兴衰,有了区别于他人的见解。
    那就是世家是否强大,从来不是看底蕴和历史。
    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大族,有几个能绵延至今?甚至很多家族,都已经面目全非了。
    比如周家,被称作世家千年,千年风雅,历史可考从千年前开始,甚至还有完整的族谱,但仔细去查,就能知道,如今周家嫡系,早就不是一开始那一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