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我当女首辅,公主做女帝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我当女首辅,公主做女帝: 第287章

    “谨遵陛下圣谕!”
    百官行礼,将此事算是完全揭过去了。
    因为接下来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西南边境最近异动频频,西南将军已经往京城递了开战的折子。
    年初才跟蛮国打了一仗,又要再打仗,百官对此事十分的抵触。
    这些文官都在明成帝一代被养瘸了,一个个就只想着避战,根本没有丝毫迎难而上的气势,不过主和的官员虽然占据大多数,但是主站的官员声量大。
    议论起打不打仗时,吵得那叫个热闹。
    这个时候沈灼灼就站在一旁看热闹了,不管打不打仗都跟她没关系,她又不可能去前线。
    其实这些文官吵也没有用,打仗与否从来不取决于大庄的意思,而是看那个小国识不识趣。
    要是非有小国要作死,大庄总不能被欺负到头上,还笑呵呵的吧?
    谢秋莳高坐于龙椅之上,低头看着吵得不可开交的大臣们,眼底满是沉思的意味深长。
    这场朝会最后结束于争吵中,双方都没能说服对方,结果是再议。
    可是没过几天,西南开战的消息就到了京城,这下不用考虑到底打不打仗了,而是要考虑要打到什么程度。
    打输这件事根本不做思考,大庄现在正是武德充沛的时候,蛮国都被大庄给揍了,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难不成还能翻出天去?
    所以要打到什么程度呢?是打到这个小国俯首称臣,还是仅仅是打退他们的进攻?亦或者是直接打到小国的都城去,干脆将小国纳入大庄的国土?
    这可真是一个大难题。
    朝臣们又陷入了下一轮争吵。
    有人觉得实在太远了,不好管理,打下来还要费心去治理,实在是费力不讨好。
    第119章 阳谋
    西南发生战事的消息, 以迅雷掩耳不及之势,攻占了京城百姓的舆论高地,原本还在议论青楼楚馆以及赌坊被关停的百姓, 目光都移到了这上面。
    百姓天生喜欢安稳的生活。
    他们拥有的东西不多, 所以很喜欢过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日子,只要岁月没有波折,日子能一天天过下去,吃得饱穿得暖就足够了。
    是非常简单的愿望,因此他们从骨子里讨厌战争,即使大庄之前在对蛮国的战争上赢了, 并且得到了不少好处,他们也依旧不喜欢开战,战事一出,他们就开始不自觉地紧张。
    好在战争并不发生在京城外,而是在京城千里之外的西南, 西南边陲比西北更加远,说是千里, 那不过是个虚指,实际距离至少有足足两千里以上。
    真的太远了,从西南发过来的战报,都是七天之前的消息,七天能一个来回,已经是极其快速了。
    但凡这中间不是水路多, 这个时间就能被翻一倍, 达到半个月一个来回。
    这就是为什么大臣们对于攻打南方小国兴趣不大, 南方小国距离京城就更远了,至少得有两千里, 两千里啊,那边发生叛乱,人死后尸体都烂了,京城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京城距离北边边境比较近,这是为了抗衡来自北方的敌人蛮国,皇帝所在,是整个国度军力最为集中之地,皇帝在一日,蛮国就难以向前一寸。
    这说明大庄的开国皇帝,对北方有更多忌惮,甚至将整个北方视作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要他亲自盯着才放心。
    谢秋莳觉得,这个战略目标应该改一改了。
    整个朝廷上下,所有官员都要写计划,谢秋莳当然也写了,虽然她写得计划,不会有人给她做批改,但她写出来也不是为了告诉别人,主要是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确保自己不会偏移主题,坚定不移地前进。
    而谢秋莳给自己定下的目标里,就有一项让粮食增产的目标。
    如果没有这个粮食一年三熟的小国,那这个目标想要实现,还真是有些难呢。
    “你之前说,北方并不适合让农学院的学生们做实验,因为北方的冬天太过漫长,粮食在冬季无法生长。”
    谢秋莳一边说着,一边展开了一张巨大的堪舆图,那舆图上所绘,正是西南边境的山川样貌。
    沈灼灼好奇地走过去瞧了一眼,只一眼就被上面的内容震撼到了,她来到这个世界后也看了不少地图,但真的很少看见如此精细的地图。
    上面甚至重点标注了那些粮田所在,而且还细分出了上等田,中等田和下等田。
    沈灼灼越看越觉得这张图不像是行兵打仗的人用的军事地图,反倒更像是现代用来勘测资源的地图。
    如果说现在地图上面标注的资源是煤,铁,铜矿等等,那这张地图上标注的资源就是农田。
    沈灼灼抬头看了一眼谢秋莳,谢秋莳对她笑而不语,眼神间都透露着一股子肯定。
    好像是在告诉沈灼灼,她想得没有错,谢秋莳一开始打得就是这个主意。
    “直接入侵他国国土,好像不太好吧?而且现在很多大臣都反对将那个小国打下来,太远了,治理不方便。”
    “所以朕才问,农学院是不是应该换个地方?换一个粮食一年三熟,能更快做实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