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幸好我是光之巨人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幸好我是光之巨人: 第443章

    “好像有什么东西正从大红斑里出来。”
    梦美喃喃道。
    “是的,这可能是降临者的秘密武器。”
    不知为何,心跳会加速,好像会本能地升起一种不祥的感觉来。
    土星也叫镇星,木星则被称为岁星。
    “快,再快一点。”
    降临者抬头的时候,妖星已在太阳的照射下,犹如在地球上看冬天的上弦月,又冷又小。
    自然……正在俯瞰人类!
    而引力的影响早已随着距离的接近而接近。
    土星环中,超以万千的冰石已因此起飞,成就宇宙的虹桥,在太阳的光照下夺目缤纷。
    指挥卫星正在土星环中。
    降临者在指挥卫星中一边使用神经思维控制机械,一边连续弹奏。硕大的妖星已然垂过土星环之际。
    “让死星率先迎击!”
    死星是土卫一的别名。
    土卫一最显著的特征即是直径一百三十公里的庞大撞击坑·赫歇尔陨石坑,要知道整颗死星的直径也不过是四百公里左右啊!
    人类布置在土卫一上的探测器很早就发现土卫一的密度很低。
    如今,死星正运转到土星的一侧,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人类的探测器立刻在不安中起飞。
    而赫谢尔陨石坑中,石砾滚滚。
    接着,便露出其中壮丽华美的……机械构造来。
    那是一个发射孔。
    第六十二章 镇·岁(下)
    一开始只是从地球遥望的冬天的上弦月。
    但不消得一两刻钟,妖星已如满月,倒映在太阳系内一切还关心自己命运的人们的眼中。
    而随着妖星不停自旋,它与太阳、与土星、与人们的眼睛的位置的变化,它就在这人们面前睁开它独一无二的眼睛。
    那是星星的白斑,遥遥望去足以与脚下的大地匹敌。而更可以清楚看到它的眼白犹如海洋迁流变动。而它的中心则是一个数学理想中的静寂的完美的圆,不偏不倚。
    镇星上下的怪兽纷纷从大气中冒出头来,向着天外的邪物发出怒吼。这些远古、缓慢又巨大的存在早已凭直觉意识到了妖星的到来必将宣告宇宙纪元的更替,但当真正面对的时候,才知道它们要面对的究竟是什么。
    而当它们凝望宇宙的时候……宇宙也在凝望它们。
    “我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使用……但我将不计代价。”
    降临者那时候还在土星环中,在这天穹无数的微石里侧过身来,冷冷瞪目妖星。
    死星的地表不停发生它自三亿年前沉眠以来不曾有过、人类也从未观测到过的超大震荡。
    报应号里的艾雅和梦美更可以清晰看见土卫一的地壳逐片剥落,化作超以千万的碎屑散入星间,而它逐渐展露的面貌亦是令人惊骇。
    启动死星需要准备工作。
    那时候,机械行星的单元正领着一个金属样子的星人对死星做检查已经做了很久了。
    这是一桩美差。
    因为现如今的银河掌握有制造超大型功能天体技术的文明并不算多。而博征旁引,见识其他实现大型功能天体的技术更是不逊色于亲自建设的收获。
    “可时间也太短了!我还没检查完!”
    那金属样式的星人一边呼喊通讯,一边随着机械行星的机器人匆匆逃离死星。它们乘坐停靠在赫谢尔陨石坑的飞行器在大量剥离的碎石中连忙飞走,不敢回头。
    而逃离一瞬,死星发亮——
    赫谢尔陨石坑的表面被通体吹飞,径直露出那机械的构造来。但如果仔细看看,还会发现如同细胞般的组织。
    与当初存放异界法则实体物质的容器一样,这是一种钢与肉相糅的制造。
    “这个死星也使用了生物dna的技术,从而更简单地实现无限制自我复制。这就是……降临者的结合了两个系统的技术。”
    在妖星和妖星的光环之后,杰顿星人就藏在它的飞行器中观察。它和宇宙恐龙杰顿紧紧靠在一起好方便随时进行瞬间移动。
    它从天王星轨道追妖星而来,在降临者的默许下暗中观察已久。他自然从死星的表面意识到降临者采用的技术。
    可它看不到的是,死星空空荡荡的内部,心脏般的单元正在雀跃发光。
    人类很早依靠天体的运行规律,得出了土卫一的质量,再加上土卫一的体积数据,人们得到一个结论:土卫一的密度很低。
    那时候,降临者已不敢在外面久留,妖星早已大如圆日。
    他匆匆从土星环中退回指挥卫星,又回忆起关于死星的许多事情。
    “我记得它和我说过……死星的内部是空的,而它的外壳是透过凝聚态产生的真空极化外壳。”
    真空并不单纯是个空无一物的空间,它经常会随机涨落出一些存活时间很短的正反粒子对,接着迅速湮灭。
    但使用特定的场可以引导随机涨落的粒子的流动,破坏真空原有的性质,使得正负粒子对被迫分开,向外发出辐射。
    譬如许多随机涨落的粒子对具有正负的电荷。那么使用超过施温格极限的电场就可以强行分开真空中偶然跳跃出来的正负粒子对,产生宏观电流。
    这就是从真空中提取能量的原理之一。
    “但这绝对得不偿失!超过施温格极限的电场所要耗费的能量要比那点真空能还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