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第134章 天子门生

    听闻蔡邕担心建学院、发放老师薪俸的钱从何来,潘烈哈哈大笑。
    潘烈道:夫子是守着神通而不自知啊。
    刘宏摆正坐姿,静看潘烈表演。他已在潘烈身上见证太多的奇迹了,关于钱的各种疑难杂症到潘烈手里都能轻松解决。
    不知不觉,刘宏对潘烈的信任已超过任何一个人。
    因为潘烈作为神农传人,是真正的方外之人,真正的对皇权不感兴趣。
    刘宏看似是一国之主,但很多权利不在他手中。
    刘宏以前借宦官夺取大臣的权利,而后又借外戚压制宦官的权利,勾心斗角非常的累,在潘烈这里,不需要考虑这些。
    他认为,只有借助潘烈,才能将这些权利真正的拿回来。
    刘宏派遣王子辩、心腹太监、密探时刻打探着神农祖地的消息,泰古秘境的怪物凶猛程度超乎他的想象,若不是有潘烈这神农传人在前面顶着,让大汉军队来抗的话,早就被虫族消灭了。
    潘烈的要求也很简单,那就是希望得到大汉人力、物力的支持而已。
    潘烈也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整个九州。
    支持潘烈,就是支持自己。
    刘宏在想清楚这一切后,他不再倚重宦官,也不倚重大将军府,他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潘烈身上。
    作为帝王,刘宏比谁都心里清楚,只有潘烈能带着他们皇族起飞。
    见蔡邕疑惑,潘烈接着说道:“知识就是财富,太学院藏书颇丰,如果将其印发天下,所得是一个天文数字。”
    蔡邕问道:何为印发天下。
    潘烈直接从系统中兑换出二本农夫训练手册,一本给刘宏,一本给蔡邕。
    潘烈道,就是制作成这样的书籍,出售给所有的读书人。
    这书,刘宏,蔡邕早见过,神农地坛中就有贩卖。
    这可是神物啊。
    难道,如今,我们可以自己印?
    不知刘宏、蔡邕心中如何想,潘烈早在神农祖地秘密制造了大量纸张,为印制图书做准备了。
    单独卖纸张,显不出水平,关键是赚不了什么钱。
    若把这些纸张变成书,价值至少翻十倍。
    潘烈道:如今之书籍,几乎是无价之宝,若我们将其印成如此书册,不要说读书人,就是很多农夫也愿意买上一本吧。
    蔡邕问:此书制作成本如何?
    潘烈道:此书制造成本大概20农元,卖200农元应该没有问题。
    十倍暴利!蔡邕、刘宏震惊了。
    潘烈道:可以以太学院名义设立印制工坊,我愿意以技术入股。
    刘宏问:玄明仙师要占股几成?
    潘烈道:占股三成。印刷工坊开办费用,可申请银元司贷款。
    刘宏道:善。
    潘烈道:此印坊,可设在太学院,请陛下选派一人为工坊坊主,然后聘请太学府学子为校工,此工坊必能快速建立起来。
    刘宏道:善。
    蔡邕看着兴高采烈的二人,感觉自己好像上了贼船一般。
    潘烈又道:书籍整理成册后,我们可择一地建立大型图书馆,收拢全天下珍藏稀有之书,供天下有学之士研究查读。
    当然,到此地读书,肯定是要收费的。比如每天收费10农元。
    刘宏道:10农元太少,至少得一千农元起步。
    潘烈心中暗道,这王帝陛下心可真黑。于是言道:此图书馆,可命名为大汉皇家图书馆,宣告王室正统,由王室在各州专营。
    刘宏正愁宗室弟子如何安排工作,这皇家图书馆是个好去处啊,立即答道:善。
    蔡邕再次无语,他发现刘宏变了,掉在钱眼里了。但刘宏真的变了吗?好像没变吧,以前为了钱,连卖官的事情都干,现在算是稍微好一点了吧。
    潘烈又道:夫子可有神通,将消息传递百里开外。
    蔡邕道:此事易尔。
    潘烈又道:儒士修为可以做到吗?
    蔡邕闭眼计算后,说道:大儒或许可行,儒士传递消息最多不超过十里。”
    潘烈道,看来这门营生你们做不了啊。
    刘宏好奇问,何门生意。
    潘烈道:有一事物,名商报,就是记载各地商业信息汇总的文书。比如以洛阳为基准,今日谷价几何,若长安的商人知晓谷价比较高,他们就会运送粮食至洛阳,既让商人们赚了钱,又解决了洛阳粮价过高的问题,岂不美哉。
    这种商报若发行,必定很多人每日购买。
    刘宏道,若真能实现,那军情消息不是马上可以传达。
    潘烈道:请大王放心,这个问题必将解决。
    蔡邕感觉,若此事能够解决,这天下又将发生巨变啊。
    潘烈继续道,如今可开展第一步工作,由学士、儒士至各郡开办学院、大学。
    蔡邕又问了一些具体细节操作问题,潘烈一一解答。
    蔡邕没有疑问后,立即将在太学的儒士全部召集过来。
    如今太学院,现有儒士五十八人,皆是没有官身的人。
    潘烈扫了一眼名单,发现他熟悉的只有田丰、戏志才二人,其他他大才显然都被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儒士们听闻天子招见,很快在小讲经堂聚集。
    众人向孝帝刘宏行礼后,都跪坐在堂。
    刘宏看向众儒士,心中热血激昂,大汉崛起就要从今日开始了。
    刘宏首先祝贺大家成就儒士,为了表示祝贺,国家为每人颁发特殊勋章一枚。
    “特殊勋章?”
    众人惊疑中,只见黄门小太监托着一个个托盘,将一枚枚勋章呈了上来。
    儒士勋章,由潘烈返回神农祖地专门以黄金炼制,正面是孔夫子头像,背面则是儒士本人画像。
    儒士本人画像,则由夫子蔡邕亲自施法,以文气烙印在上面。
    持此勋章者,皆是大汉杰出人才,国家为其安排职位,其家人享受皇家内府特别津贴,
    众儒士听后,有人潸然泪下,苦读经学数十年,终于有所回报了。
    大王以国士待我,吾等必以国士会报大王啊。
    。。。。。。。
    不等众人感动,蔡邕说道:
    “下面,念到名字的人,上来由大王亲自颁发勋章。田丰,田元皓。”
    田丰起身行礼,然后踏上讲台。
    孝帝刘宏从蔡夫子手中接过勋章,亲自将他挂在田丰脖子上。
    此刻,田丰已激动得泪流满面。
    刘宏很满意田丰的现在的样子,鼓励他继续努力,早日突破大儒境。
    田丰退后三步,向刘宏恭敬行礼,而后再拜,转身回到座位。
    刘宏看着恭敬的田丰,突然明白潘烈为何一定要他亲自颁发勋章给儒士了。
    这些人,以后将是天子门生啊,真正的天子门生啊。
    刘宏心中大喜,我有如此多的门生,再也不怕世家抢权了。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刘宏在设立西园八校后,又成立鸿门学府,想培养天子门生,但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
    在蔡邕的主持下,很快授勋仪式完成。
    当这些儒士们都佩戴起儒士勋章后,他们的心境截然不同了,他们心中多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为国家赴死的信念。
    当这种信念升起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与整个国家链接起来,体内的浩然正气变得更加精纯。
    蔡邕也发现儒士们心境的变化,这样的仪式若是多来几回,是不是有人立马要突破了。
    刘宏很满意大家的状态,然后开口讲道:
    “如今异界的大门已打开,九州的百姓将受到妖虫一族的侵扰。我们需要十位敢为国家赴死的儒士镇守在泰古森林。
    愿意的,请举手报名。”
    刷,刷,刷!!!刘宏话一说完,五十八人都举起了右手,表示自己的决心。
    汉人重义轻死,不要说觉醒了文气的儒士,就是普通人都可为义赴死。
    好,好,好!人心可用啊。
    潘烈感觉这一波稳了,立即传音给刘宏,让他将田丰、戏志才招募至第一批驻守名单中。